兴凯湖

    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县东南方边境的兴凯湖,是我国最大的国际界湖。

    兴凯湖又称兴开湖。“兴凯”、“兴开”为满语,是当地赦哲语“肯片”的谐音,意思是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唐代称这个沥为媚沱湖,辽金时代称为北琴海。

    这是一个大型平地湖泊。湖身呈椭圆形,上宽下窄,由北向南延伸,长有90多公里,东西平均宽50公里,周长400多公里,总面积4380平方公里,是东亚大湖之一。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东海滨之地给沙俄,东自松阿察何口,西至自棱河口,划湖心为界,于是全湖约三分之一在我国境内,三分之二在沙俄境内。

    兴凯湖的大小仅次于青海湖,而远远超过全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瑚面海拔68米,最深处达10米。据文献记载,入湖之水有九条:自东岸注入者,为半泡子河;自南岸注入者,为雷凤河、横道河;自西岸注入者,为毛尔毕河、南岔河、北岔河、网房子河、夕阳河、鸟札库河、白棱河。湖的东北向开口,曲折北流为松阿察河,注入鸟苏里江。原先,兴凯湖的东北向溢口处地势低平,淤湿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在此新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现代化泻洪闸,从而减轻了这一带的淤湿状况。

    在湖的北面,越过宽约1公里的沙岗《即当地人所称的湖岗),就是小兴凯湖,也叫做达巴达库。小兴凯湖长50公里,宽约30公里,面积140平方公里。两湖之间原有一条狭窄的水道穿过沙岗相通。洪水时期,小湖的水可流入大湖,枯水时则将大湖的水灌进小湖。至今水涨时期,两湖仍可相通。平时则受湖岸沙丘推进的影响,分为大小两湖。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地。小兴凯湖再北面,通过低平的湖滨平原与三江平原连在一起。

    兴凯湖的环湖地形是:东南岸多淤湿地,西岸岗丘起伏,西北岸耸峙着完达山,海拔640余米,北岸沙岗绵亘,林木森然。这种地形特点和兴凯湖的成因以及变迁史有着密切关系。

    兴凯湖是一个巨大的构造断陷湖。早在第三纪以前,周围地区已在历次构造运动中形成了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太平岭、老爷岭、完达山、锡霍特山脉

    (前苏联境内)等褶皱断块山地及其间的盆地。到第三纪末的时候,在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下,周围山地断块上升,而其中都则大规模陷落,使原来的盆地扩大加深,形成了古兴凯湖盆。古湖盆的面积很大,第四纪初期,它的南岸和西岸近似目前的位置,东岸却直抵锡霍特山脉西麓。到了第四纪后期,由于地招‘的下陷逐渐减缓或停止,甚至局部上升,使古湖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