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贝多芬传 > 第九章 “英雄”——独领风骚的年代

第九章 “英雄”——独领风骚的年代

的《第九交响曲》的终曲,才能与之相比。《英雄交响曲》终曲的基本主题是表现整齐的民众方队在英雄纪念碑前献花致敬,以及庆祝胜利的狂欢。

    贝多芬把《英雄交响曲》称为他最心爱的产儿。当他已经写出八部交响曲之后,他仍然认为自己最喜爱的是《英雄交响曲》。

    1805年,《英雄交响曲》第一次试奏后,听众又有什么反应呢?往常,人们欣赏到的交响曲是结构精致、声音悦耳的,而这首交响曲第一次演奏后立刻就遭到了诅咒。有人说:“音乐,一定要使我们得到快乐。”有的皇室贵族甚至说:“只要停下来不再演奏,我可以再多给一个铜板!”

    很少有人在第一次听到《英雄交响曲》的时候,会静心屏息地欣赏它,并进而思考它为什么会带给贝多芬如此崇高的地位、名声。

    此曲经过了数年演出,但乐师始终摸不清其真正的意图,所以总没有很好的演出成绩,甚至连贝多芬最忠实的朋友也不能了解。

    第一次公开演出后的危机似乎很严重,各方听众的意见约可分成三种。有的人以为它没有多少“艺术上的价值”,只不过是“未成熟和不成功的奇异演奏”,用一种“奇怪的音调和剧烈的转变”,得到了“超常而幻想的结果”;第二种意见虽认为此交响曲很美,但不可能长久,并为作曲家离开了C大调、D大调交响曲和降E大调七重奏所走的路而惋惜;第三种人(包括了贝多芬的知心朋友),却毫不动摇地说:“这首交响曲正是大师之作,也是真实的古曲音乐,现在不受到大众欢迎的缘故,是因为他们都没有受到足够的艺术教育,以致未能吸收其精髓,许多年之后,它的价值会被证明的。”

    虽然《英雄交响曲》用去了贝多芬的主要精力,但各式各样的小作品仍时有问世,因为自己耳聋的原因,他一刻也不愿意休息。这也许是他考虑了外界批评而对自己作了一番重新调整的缘故。他继续不断地写了许多奏鸣曲和一些小作品。出版商所印刷的乐谱出现了许多处错误,但他们又不进行更改。这使贝多芬勃然大怒,因为他的手书乐谱是准确的。他写下了严肃批评这些人的话:“错误之多,宛如海洋之鱼。”

    事实很明白,出版商对他漠不关心,不像贝多芬日后成了名之后的另一种态度。贝多芬时常向他们提抗议,索回自己的乐谱以作修改;有时,他也无法如愿以偿。后来,他干脆称这些人为“狡猾的骗子”。这种掠夺式的交易,在当时是很盛行的。

    贝多芬为了表示自己的恚恨,就跟他们开展了一场无休止的辩论。他的《C大调弦乐五重奏》(作品第29号)就这样拖了两年之久。这些事使贝多芬陷入了更为困难的境地。

    这首五重奏是由白莱特托夫和哈代尔在1802年11月原版印出的。同时,阿尔泰利亚出了重印本。隔了不久,这部五重奏又被莫里兹·弗拉斯伯爵购去作为私用;根据当时的习惯,即使过了一些时日,该曲的所有权仍应归还作曲者。无赖的阿尔泰利亚用了卑劣的手段,从伯爵手中取到了拷贝,立刻就出版了。贝多芬不得不在莱比锡城发表了一个公开声明:阿尔泰利亚印的乐谱从未和自己接洽过,而且是“不正确的、对演奏者无用的”。结果却是意想不到的:阿尔泰利亚提出了合法的抗议,因为贝多芬在技术上已给乐谱作了一些改正;他在这件事上并无过失,是贝多芬诽谤了他。

    贝多芬只能收回他的声明,向对方作了道歉。

    所有遇到贝多芬的人都觉得他非常奇怪,他的个人吸引力已增加了。随着气候的变化,他常在街上和田野里走一走。他的面部宛如带了一个面罩,只有双眼喷射出生命之火,但他的心是更为活泼和有计划了。他的日常生活显得无规律起来,他常掉换住所,不论是换到什么地方,屋内总是显得乱七八糟的。西弗拉特说:“书本和乐谱撒满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这边有残菜剩饭放着,有半空的瓶子;那边还有一首四重奏的草稿,钢琴上放着纸张和碎屑……这些材料都是一些光辉的交响曲的胚胎,朋友的和生意上的信件撒满一地。”

    兰兹也曾说起,1804年夏季的一天,当他到贝多芬的寓所去听课时,贝多芬希望和他散一次步。贝多芬带着他年轻的学生走到极远的地方,直到晚上8点钟才回家。他口中喃喃而语,又像在呜咽,忽高忽低,没有唱出任何肯定的、明确的主调,我问他那是什么?他回答我说:“那是我想象中的一首奏鸣曲最后一乐章的主题。”当我们重新踏入房间,他立刻跑到钢琴边,连帽子也不脱,写了起来;我只好拿了一把椅子坐在房间的角落里,他已完全忘记我。整整一个小时,他发狂地写着,完成了那首美丽的奏鸣曲的最后一个乐章 。最后,他站了起来,看见了我,似乎是很惊奇、很遗憾地说:“我今天是不能给你上课了,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这就是《热情奏鸣曲》的诞生。

    它和次年所作的《华尔特斯坦奏鸣曲》一样都非常成功。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突破了钢琴本身的限制。他的作品已使所有的钢琴不能弹奏了。那时所造的钢琴只能供弹奏轻快而华丽的乐曲用。没多久,他就从钢琴制造者安德列斯·史特利却手中得到了回声和弹性更大的钢琴。这首《热情奏鸣曲》所表现的力量太强大了,本来是不预备作公开演奏的,所以直至作曲家进入墓地后12年才见诸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