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俾斯麦传 > 第十五章 遇刺·普奥战争

第十五章 遇刺·普奥战争

他乘势高呼:“上天鸣炮向我们祝贺啦!”这口号顷刻之间传遍了全柏林,民众乃至权贵们都似乎觉得此乃这次打得正紧的普奥战争的吉兆。

    俾斯麦和不少人对普奥开战胜负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6月下旬南线传来了意大利战事失利的消息。人数多、装备好的意军,刚与数量少得多的奥军接上火就溃不成军地四下奔逃。6月23日,意军主力10万人在明乔河一线发动攻击,另有9万人从博洛尼亚和费拉拉地区向前推进。但是为了应付南北战线同时作战,奥地利不得不在意大利境内组建了一支8万人的南线军团,6月24日维也纳东南地区奥军发动进攻,在库斯托查附近的战斗中击败了意军。

    北线的情况要好些。在波西米亚宽250公里的正面,从奥得河畔的布里格到易北河上的托里高,普鲁士利用发达的铁路和电报很快集结了28万军队,800门火炮。奥地利拥有兵力30万,若算上同盟军有58.5万人。奥军分为两个军团:南方军团对付意大利,8万人。北方军团(后来加上一个萨克森军)26.1万人对付普鲁士。奥军北方军团由贝内德克将军指挥,主要任务是拱卫维也纳远郊。

    普军第一军团9.7万人,由腓特烈·卡尔亲王指挥,从北面向赖兴堡挺进;第二军团12.7万人,在苏台德山脉的理森山以东再分三路突入波西米亚控制易北河上流;第三军团为易北河军团5万人,6月22日占领德累斯顿,在进入波西米亚后将并入第一军团。随后,预计在第一、第二军团会合后在总决战中歼灭奥军。奥地利北方军团在奥尔米茨集结后向前迎击普军。

    普鲁士两个军团兵分两路,其间有宽达40至50英里难以通行又无法联络的苏台德山脉,会合地点离出发地有整整两日行程,而且都是在敌方战线以内。贝内德克本来有可能将普军各个击破,然而奥军行动迟缓贻误战机,致使普军各军团顺利通过山口。

    6月26日,普军腓特烈·卡尔亲王突入波西米亚后,27至30日在易北河的支流伊泽尔河以南的土尔瑙附近首先与奥地利第一军的一个旅进行了激战。战斗进行中与黑尔瓦尔特将军的部队取得了联系。黑尔瓦尔特部27日占领了土尔瑙下游的明兴格雷茨。王太子第二军团的第一纵队、第五军向纳霍特进发,击溃了奥地利朗敏将军指挥的第六军。6月28日是普军惟一失利的一天,这天卡尔亲王的前卫占领了吉钦,但是又被埃德尔斯海姆将军的骑兵赶了出来。同时,王太子的第二军团第一军被奥地利加布伦茨将军指挥的第十军阻挡在特劳特瑙附近,受了些损失,当近卫军沿第一军和第五军中间的通道向艾佩耳前进后,第一军才得以甩掉敌军。6月29日,卡尔亲王再度攻克吉钦,王太子军团则彻底击溃了奥地利第六、八、十军。6月30日,贝内德克企图再次以第一军和萨克森军队的兵力夺回吉钦,但告败北。此后,普鲁士两个军团胜利会师。波西米亚西北境,曼托菲尔将军的兵锋使得汉诺威军队不得不投降,于是这支最初从石勒苏益格一路滔滔打过来的军队,便于6月底突入了波西米亚。这支军队入境时有59个营。这一阶段的战争奥军至少损失一个半军,而普军的损失不及奥军的1/4。

    捷报传到柏林,威廉一世喜出望外,他决定亲赴波西米亚前线。6月30日,柏林车站月台上一趟豪华的专列静候着它的主人。此行的终点站为尼斯河上游的赖兴瑙,卡尔亲王在那里设有大本营。俾斯麦头一回兴致勃勃地穿上了后备军少校制服,头戴铁甲骑兵头盔,还披了一件灰色大氅。这身打扮春秋尚可,但此时正值盛夏,俾斯麦大汗淋漓。

    第三军从意大利日夜兼程赶赴新的战场。普军的迅速出击使贝内德克被迫应战。为了避免辎重的损失,又使他的应战布置错上加错,普军打算在易北河上游支流比斯特里茨河两岸与奥军作战。这个战场靠近萨多瓦村,在柯尼希格莱茨要塞西北12公里处。贝内德克知道在普军第二军团到来之前他可能还有一线希望。

    1866年7月3日早晨7时45分,一大批步行的士兵和骑马的军官簇拥着四个骑马的首长站立在杜布村的一个山头。眼前的比斯特里茨河谷及周边的大片荒原就是即将进行生死拼搏的战场。登上杜布村小山包,中间的是威廉一世,右边是沉着而自信的毛奇将军,左边是罗恩和忐忑不安的俾斯麦。8时整卡尔亲王的第一军团奉命向奥军阵地发起攻击。欧洲有史以来参战人数最多、流血牺牲最惨的一仗打响了!这一天在此参战的人数有44万到46万。

    由于电报机发生故障,王太子率领的第二军团没有接到命令而待在原地。威廉一世只好派出骑兵将命令火速送到第二军团。第二军团接到命令后马上行动,于下午2时30分赶赴萨多瓦投入战斗。

    午后,国王带俾斯麦等一班随臣,从杜布村骑马到罗斯科斯山头。俾斯麦忽然发现东边地平线的地方有一行树林似的东西向萨多瓦方向移动,有深入奥军炮火火力范围之势,这时是午后1点钟,他问毛奇这是怎么回事。毛奇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然后神色庄重地向国王报告:“陛下已经赢得了这个战役,而且也将赢得整个战争。是太子的军队来了,他们正在十分出色地分割奥军,您将马上获得全面胜利,维也纳即将俯伏在陛下面前。”奥军的骑兵还未集合好,只听得侧翼杀来了敌军劲旅!战马的冲刺,冷兵器的砍杀,执后膛枪的步兵殿后,使贝内德克各部溃不成军。奥军一部为了阻击王太子的前卫部队,控制柯尼希格莱茨通往南方的公路,在克卢姆村发生了激烈的争夺战。数量优势勇猛主动的普军士兵用后膛枪加刺刀攻下了克卢姆村。王太子部队出现在东方地平线3个钟头后,萨多瓦战役以普鲁士全胜结束。奥军战死和重伤2.4万人,1.3万人被俘。萨多瓦的奥军虽然被打败但并没有被歼灭,他们渡过易北河向多瑙河撤退。

    7月15日,摩拉维亚的托比乔和罗克特尼茨附近又发生了两次激战。以普军的获胜告终。这已是普奥战争的尾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