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俾斯麦传 > 第二章 大学·亚琛·服役

第二章 大学·亚琛·服役

有个女佣兼炊事。因为有温和慈爱的父亲给他做伴,俾斯麦倒并不在意。他一天睡六个小时,并且还觉得用功是十分有趣的。他一心备考,认真研读伏尔泰和斯宾诺莎的著作。

    数月后,俾斯麦又参加考试,试题的解答写满了4张试卷,还提交了关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洋洋洒洒的论文。他以高分获得通过,并取得了见习官的头衔。

    父母走了门路,普鲁士外交大臣约翰·冯·安西隆将俾斯麦派往亚琛。俾斯麦大失所望,他满以为自己懂好几门语言,他外祖父又当过大使,不说到伦敦、维也纳,至少总应在国外当差,不然找你外交大臣做什么?安西隆毕竟是普鲁士资深的外交首脑,他深知普鲁士容克大多是些土包子,柏林当时也不是欧洲的大城市,柏林人大多未见过什么世面,眼光狭隘小家子气重。安西隆手下的外交官大多是普鲁士王国以外的人。有趣的是,当俾斯麦自己当上内阁大臣后,对土生土长的普鲁士外交官怀有一种同乡的亲近,“但是因公务上的责任感我很少可能实行这种偏爱。”他对自己的同乡们评价也不高。

    亚琛又叫埃克斯·拉·夏佩尔,它是古罗马人最早开辟的温泉城市,查理大帝时代后,它一度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还是历代德意志皇帝举行即位仪式的圣城。近代,亚琛多次在德意志和法兰西之间改换国籍,历来有不少法国居民,又因气候温和宜人,地理位置适中,英国名流到此度假疗养已成时尚。自然形成了中欧德法英三国文化交汇点。亚琛1815年划归普鲁士。

    俾斯麦怀揣公派文件和私人信函到亚琛就职。原来亚琛的地方首脑阿尼姆伯爵正是俾斯麦家申豪森的同乡。阿尼姆伯爵盛情接待了他,伯爵仪表堂堂很有点英国绅士派头。俾斯麦被分配到莱茵政务参事下任职,具体事务是把亚琛地方的税务并入普鲁士控制的关税同盟。

    到亚琛后两个月,俾斯麦就融入了当地的上流社会。他结识了一位公爵侄女,劳拉·罗素,后来又和一位36岁的西尔丝女士**。她们走了以后,他读了一阵书,又去打猎。到亚琛后的第二年夏天,他被一位不懂一句德语宛若天仙的金发英国女子迷住了,她名叫伊莎贝拉·洛林·史密斯,是一位英国教会教长的女儿,年方17。有半个多月俾斯麦一直围着她一家团团转,还跟着她们一家到了法兰克福和威斯巴登,单在威斯巴登他挥霍了1700塔勒。在这里,早餐以前洗矿泉浴,夜晚在月色中举行香槟酒会,他认为他和伊莎贝拉订婚了。他没有多少钱了,便想在赌场上赢回来,而情场得意的人赌场必定失意,他输得精光。但还没有从梦中醒来,这时他已经超假三个多月。

    阿尼姆伯爵对这位小同乡大失所望,他只能公事公办地暂停俾斯麦的职务和薪俸。阿尼姆伯爵在写给威廉明妮的信中说:“令郎在这里曾经做出过不成功的努力,可惜他抵抗不了亚琛奢华逸乐的诱惑。”如果说伯爵的信还比较保留含蓄的话,那么公文报告对俾斯麦的评价就十分直截了当,报告说:俾斯麦在所住的寓所乃至别的几个地方欠下了不少债,总计有几百塔勒之多,就是这几笔债务和玩忽职守,致使他被革职。但是他自己对那段失败经历的看法则是他不适应那里的官僚主义,尸位素餐。除了对伯爵有好感外,对其他人全都评价不高。

    11月1日,俾斯麦面黄肌瘦、心力交瘁地突然回到克尼普霍夫,全家老少对他的孟浪行为,特别是对他将亚琛的美差轻易放弃的做法十分恼怒。

    俾斯麦在亚琛初出道时的作为,本来是会毁掉他的前程的,又是他家给他走后门勉强让他在波茨坦工作了一阵子。本来他宣称:“我要从事音乐,因为我爱音乐胜过一切!”“音乐能糊口么?”家里问他,他只好作罢。

    1838年春,23岁的俾斯麦,无可奈何地从军了。他先在柏林接受了一个时期的入伍训练,随即随他所在的近卫猎兵大队驻防波罗的海岸畔的格赖夫斯瓦尔德。德意志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景画家卡斯帕尔·达维德·弗里德里希以一幅著名的油画《格赖夫斯瓦尔德周围的草地》热情地讴歌了这美丽安宁的城市。

    以往俾斯麦有过回乡念头,他发觉能旁听格赖夫斯瓦尔德某学校的土壤化学等课程,还可借阅农业图书和论文。反正当兵闲极无聊,不到一年,他自修了农业各科学问。此时,德国化学因李比希从法国盖—吕萨克实验室回来,14年已成了大气候。李比希建立的实验室为化学教育树立了典型,为德国化学的发展既培养了大批研究人员也培养了大量师资。

    从军8个月后,母亲威廉明妮身患重病,俾斯麦获得长时期准假。母亲患的是癌症,1839年元旦,50岁的威廉明妮去世。俾斯麦对于母亲的去世颇有点无动于衷,后来,他才意识到母亲还是有些长处的。他对母亲的抱怨与其说是感情上的,不如说是政见上的。他曾回忆道:“我的母亲是出自莱比锡教授家庭门肯,在宫廷圈子中被认为是自由派……我从母亲奶汁中吸吮的观点,与其说是反动的,不如说是自由派的;如果我的母亲能够活到我担任内阁大臣职务时期,即使她会为我的公务生涯的表面成就而感到巨大的喜悦,也不会同意我的行动方针。”事实上,俾斯麦本身的性格就是非常矛盾的,他早年是个极端的保守主义者,后来却说自己“我虽然没有成为一个共和主义者,但是深信共和国是最为合乎理性的国家形式。”这不是承认了母亲的有理吗?

    俾斯麦在柏林办理退伍手续后,他决定到克尼普霍夫去协助哥哥管理田庄。10月,俾斯麦向他原供职部门波茨坦当局上交了正式的辞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