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列夫·托尔斯泰传 > 第二十四章 如日中天

第二十四章 如日中天

诺夫-波萨多夫,1889年参加媒介出版社工作,后来成了这家出版社的主编和出版者。托尔斯泰认识他以后,在日记里写道:“人很聪明,有才干,纯洁。”他非常崇拜托尔斯泰。

    格罗特教授,他不是托尔斯泰的信徒,他的家住在莫斯科织匠街托尔斯泰住宅旁边,两家经常来往。

    画家列宾也在这时成了托尔斯泰的朋友。他们的友谊是在列宾为托尔斯泰的民间故事画插图的时候开始的。他经常到托尔斯泰家里来。1887年,他在这里为托尔斯泰画了两张肖像。一张画的是托尔斯泰拿着一本书坐在安乐椅上,另一张画的是托尔斯泰在耕田。托尔斯泰不爱摆姿势,给列宾的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特别是画托尔斯泰耕田的时候,他不得不跟着托尔斯泰的犁杖从地的这头跑到那头来回跑。

    1887年4月,作家列斯科夫来访问他。

    这年夏天,著名法学家科尼来访。此人才智过人,视野广阔,谈吐风趣,甚得托尔斯泰喜爱。他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逗留期间,托尔斯泰经常找他一起散步。科尼有一次对托尔斯泰讲了他经手的一个案子:

    上流社会的一个年轻人作为陪审员参加一个案子的审判时认出被控犯了盗窃罪的妓女是曾经被他诱奸过的姑娘。这姑娘曾是他的亲戚的养女,遭他诱奸怀孕后被养母逐出家门。孩子生下来,交给了育婴堂,她自己便开始堕落,终于沦为妓女。这个年轻人深感歉疚;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他决定跟这妓女结婚。在举行婚礼前不久,妓女得伤寒病死了。

    这个故事给托尔斯泰留下深刻的印象,托尔斯泰请他写成一篇小说交媒介出版社出版。这年6月,托尔斯泰把约稿的事写信告诉担任媒介出版社编辑的比留科夫,说他对这部稿子抱有很大期望,因为情节十分精彩,而作者又很有才能。1888年4月,托尔斯泰再次写信给比留科夫,请他问问科尼写得怎样了,并说:“如果他还没有开始写,他是否可以把这个题材让给我。因为这个题材非常好,我非常需要它。”没等比留科夫回信,托尔斯泰5月直接给科尼写信提出请求。科尼立即回信表示同意,并鼓励他动手写。这样,这个故事就成了他后来创作《复活》的素材。

    也有美国人来访问。其中伊丽莎白·哈普古德后来成了托尔斯泰作品的翻译家。

    托尔斯泰的影响日益扩大。

    俄国国内信徒在增多,而且有些信徒并不满足于单独去实践托尔斯泰的学说,还组织了一些托尔斯泰主义基督教公社。

    国外不仅有人来访,而且还有人来信。

    巴黎的大学生罗曼·罗兰来信问托尔斯泰他应如何安排生活,怎样组织手工劳动。

    美国也有志同道合者给他来信。

    托尔斯泰的影响越扩大,政府越感到不安,于是便处心积虑地设法阻止这种影响扩大。用对付政治犯的办法对付他——不行;把他驱逐出境——不行;关进监狱或者流放——也不行。最后政府采取了两种办法:

    一是禁止他的书印刷发行;二是迫害他的信徒。

    《黑暗的势力》廉价版被禁止零售了。

    收有托尔斯泰民间故事的集子被禁止出版了。

    一些民间故事也被禁止出单行本了。

    1887年年末,警察对托尔斯泰的信徒诺沃肖洛夫家进行搜查,结果查出托尔斯泰尖锐批评尼古拉一世的小说《大棒尼古拉》。内务大臣建议莫斯科总督“邀请”托尔斯泰谈谈,给他必要的劝戒,要他立即交出这篇文章的复本。托尔斯泰不肯去,并通过总督办公室主任伊斯托明传话,拒绝“自愿地去对自己的任何文章作解释,因为他认为这类邀请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侵犯”。他说他从来没有见过《大棒尼古拉》的油印本。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因为政府担心采取镇压措施会促使托尔斯泰的影响更加扩大。

    1889年7月,托尔斯泰的信徒阿廖欣组织的公社遭到搜查。

    但这时托尔斯泰的声望已如日中天,政府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也无法阻止托尔斯泰影响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