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卓别林传 > 第十四章 心神之伤《马戏团》

第十四章 心神之伤《马戏团》

只猴子都想占有夏尔洛。这样就成了真正的攻击,扯破他的裤子,使他只留下短裤。观众们兴奋已极,狂笑不已,但夏尔洛却被咬伤了。

    他不能再走钢索了,他为马上女郎的幸福作了自我牺牲,让她与走钢索的小伙子成婚。经理见他没用了,把他扫地出门。马戏团走了,夏尔洛孤独地站在曾经热闹火红过的广场上,对着留下来的跑马道的一圈木屑和一颗纸做的星发呆……

    这部影片又成功了。卓别林曾将一个马戏团全年包用,在他的制片厂被封,本人被迫暂避纽约时,也仍然留用这个马戏团。他还排除苦恼、烦闷与各种打击、干扰,以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在38岁时真正学会了走钢索。同时也真的被猴子咬伤,最后休养了6周。1928年初《马戏团》放映后,除去成本,获利250~300万。这使他恢复了原来的经济实力,可以继续艺术创作。

    1927年和1928年发生的最令他刻骨铭心的事,是他母亲的病逝。老人被接到美国后,卓别林把她安置在好莱坞附近一所别墅里,专门为她雇了一个女管家、一个护士和几个仆人。哈娜太太过得很舒适,常常到贝弗利山庄来看儿子和两个孙子。对报纸、电台经常拿卓别林的私生活做文章这点,她心中有数,曾提醒儿子:“瞧报上老是纠缠你的私生活,查理,你为什么不摆脱这些烦恼,到东方去好好玩一趟呢?”

    卓别林拍摄《马戏团》时,母亲复发急性胆囊炎,卓别林把她送进洛杉矶最好的医院抢救,拖到1928年8月,老人终因心脏衰竭而逝。卓别林悲痛欲绝,这个在人生道路上坎坷跋涉、不曾流过眼泪的坚强汉子,凝视着母亲的遗容涕泪俱下。母亲与命运抗争的一生,历历如在眼前:她高贵的形象,她无私的挚爱,她坚强的个性,她的热情、幽默、善良,她面对贫困的勇气,她遭受的精神病折磨……

    过了很长时间,卓别林的神志才得以恢复。他在好莱坞公墓选了个位置,让母亲入土为安,长眠在绿色的大地的怀抱里。

    当《淘金记》《马戏团》热热闹闹在世界各地陆续上映时,卓别林在好莱坞休息、调养、锻炼身体,及钻研电影艺术。一天,环球电影制片厂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博士夫妇想要见他。卓别林十分激动,他很崇敬比自己大10岁的爱因斯坦。

    那次,爱因斯坦是应美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邀请,赴加利福尼亚等地讲学,顺便到好莱坞参观的。于是,卓别林赶到环球电影制片厂,同心情愉快、亲切温和的爱因斯坦教授、教授夫人、教授的秘书等人共进午餐。

    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博士的崇敬与真诚,使爱因斯坦夫人颇为感动。午餐后,当客人们参观电影制片厂时,英语流利的爱因斯坦夫人把卓别林拉到一边小声地说:“您为什么不邀请教授上您家里去呢?我知道,如果咱们几个人有机会单独在一起,安静地谈一谈,他一定会很高兴的。”卓别林这才省悟到自己只顾高兴忘了这一茬了,他马上向教授提出邀请。

    在专为爱因斯坦博士举行的家宴上,他只约了雷诺兹医生和另一位朋友来作陪。席间,热情健谈、精力充沛的爱因斯坦夫人,向好奇的卓别林讲述了博士创立“相对论”那天早晨的情景:

    那天清晨,博士穿着睡衣从楼上来到客厅早餐,但几乎什么也没有吃。夫人以为他不大舒服,就问他。爱因斯坦用笔告诉她:“亲爱的,我有一个惊人的想法。”他喝完咖啡,坐到钢琴前弹琴,弹几下就停一会儿,用笔记下一些什么。然后重复说:“我有一个惊人的想法,一个绝妙的想法!”夫人说:“究竟是什么想法呀,你就讲出来吧,别让人打闷葫芦啦。”爱因斯坦摇摇头:“这很难说,我还得把它推究出来。”他继续弹琴、思索,又停住记下一些什么。这样约摸半小时后,他离开钢琴回到楼上书房,关照夫人别让任何人任何事干扰他。他整整在楼上呆了2周,只有黄昏时出门散散步活动一下,饭菜每餐由夫人送上楼。2周后的一天,面色苍白的爱因斯坦疲倦地出了书房,把2张纸放在桌上:“喏,就是这个。”

    卓别林听了这故事后,头脑中也冒出一个想法:科学家是理想化的浪漫主义艺术家,它是朝着另一个方面发挥了自己的极大热情。卓别林想到这里,又颇感兴趣地求教博士,他的相对论同牛顿的假定是否有所抵触。爱因斯坦博士和蔼地答道:“相反,它是那假设的进一步发展。”

    卓别林告诉爱因斯坦夫人,说等他的下一部影片放映后,就准备去欧洲。爱因斯坦夫人说:“到时候您一定要到柏林来看我们。我们住的地方不大,教授没有很多钱。虽然洛克菲勒基金会有100多万美元供他用作科学研究,但是他从来没有动用它。”卓别林深受感动。从这次起,卓别林与爱因斯坦夫妇的友谊持续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