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达尔文 > 第三章 扬帆出海——火地岛

第三章 扬帆出海——火地岛

射出一股股新的熔岩。”

    5. 圣地亚哥岛的地质考察

    达尔文把赖尔《地质学原理》的基本思想运用于圣地亚哥的地质考察上后,他认为赖尔的基本思想要比当时流行于美国的灾变论者们的地质学思想更为优越。当时他想,他将对他所要访问的各国地质情况都要加以分类整理,他将能够收集到够他写整整一部地质书的大量资料。这个想法“使他高兴得手舞足蹈”。

    接着达尔文在这个岛光秃秃的平原上,一连游览了3天。这里到处都布满了一堆堆晒焦的岩石。3天的游览使达尔文得到了极其丰富的收获。他已经被这新颖的热带大自然完全吸引住了,以致这3天的时间使他觉得无限的长,给他留下了很多的印象。

    “比格尔”号在这里停泊了3个星期。达尔文怀着巨大的兴趣进行了自然史考察。除了地质学之外,使他同样感兴趣的还有:热带植物,即棕榈树、非常粗的波巴布树、香蕉树、甘蔗、咖啡树和大量的鲜花;各种鸟,其中许多鸟色彩非常鲜艳;各种各样的昆虫;色彩也很鲜艳的海生动物,如海绵和珊瑚;还有其他一些海生动物,如海兔和章鱼。他常沿着海岸观察这些动物的习性并细心加以收集。有时候,他一连几天坐在船舱里研究所有这些生物。群岛上的居民也使他很感兴趣。每逢人们谈起黑人时,他总是充满好感,他特别注意黑人儿童或混血儿童的智力和很爱穿戴、生性愉快的黑人姑娘。

    达尔文写信告诉父亲说:“日子过得愉快极了,确实没有比这更愉快的了;我忙得很,这种忙既是一种职责,又是一件很大的乐事。自从我们离开特内里费岛以后,我认为没有闲过半小时。”

    6. 根本不怕人的鸟

    “比格尔”号在大西洋之中的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岛——圣保罗岛的岩礁旁停下来。从舰上放下来了两只小船。一只由斯托克斯驾驶去调查岩礁,以便把岩礁准确地画到地图上;另一只由韦尔姆和达尔文驾驶;韦尔姆是去打鸟的,达尔文则是去研究地质和自然史的。达尔文在研究由岩礁上的鸟粪层形成的特别稠密的浮渣过程中,他发现该岛有两种根本不怕人的鸟。这两种鸟就是管鼻鹱和燕鸥,用地质锤就可以轻易地打到它们。达尔文认定,这些荒无人烟的岛屿上的第一批移民,是一些寄生昆虫和靠吃鸟的羽毛为生的壁虱。他在观察管鼻鹱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每个管鼻鹱的巢旁都放着一条小鱼,似乎是雄管鼻鹱衔来给雌管鼻鹱吃的,只要把雌管鼻鹱从巢中吓跑,马上就会有几只大蟹来把小鱼偷走。而有时甚至把小鸟从巢中偷走。

    7. 迎“海神”仪式

    “比格尔”号在继续前进的航程中越过了赤道,按当时的习惯举行了迎海神的仪式。早晨,快到9点钟时,舰上所有的32名新手,一起被集合在下甲板上。舱口被关起来,舱里一片漆黑,十分闷热。这时,有四个扮海神将军的人向大家走来。他们把这些新手一个一个地带到甲板上去。达尔文是第一次被带上去的。甲板上放了一个盛满了水的大浴盆,边上搁着一块大木板。达尔文刚走上甲板,就有一个“海将”用布蒙住他的双眼。接着,“海将们”用一桶桶水从四面八方哗哗地倒在他的身上,然后把他放在浴盆边的木板上。“海将”们用柏油和颜料抹在他的脸上和嘴上,并且用一个粗糙的铁环刮去他脸上的一部分涂料。一声令下:“海将”们就把他一个倒栽葱翻进浴盆里,两个人按住他的身体,把他浸在水里。至此,达尔文算是过了迎海神的仪式。其他人却没有达尔文这么“幸运”了,往他们脸上涂的那些脏东西也塞进了他们嘴里。

    这时间,整个军舰全都变成了澡堂,水像小河一样向四面八方流开来。

    舰上的所有人员,甚至连舰长在内,全身都湿透了。这所谓迎海神,简直就是老海员捉弄新手的一场恶作剧。

    “比格尔”号走到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小岛旁。这是一个火山岛,有一些大约一千英尺高的山。岛上覆盖着一片几乎无法通行的密林,林中各种树木,使达尔文感到十分惊异。轻巧的椰子树是任何一种欧洲树所不能比拟的;香蕉树和芭蕉树简直同暖房中的完全一样;金合欢和罗望子以其蓝色叶子而让人吃惊;而那壮丽的柑桔树,无论是用语言描述,还是用画笔彩绘,都不能表达其中之美。温室中的植物具有一种不健康的绿色,而这里的树木则比葡萄牙月桂树的颜色还要深,那美丽姿态却远远超过了月桂树。椰子树、番瓜树、香蕉树、柑桔树都果实累累,而木兰、月桂等却是百花争艳。这里,天气热得很厉害。夜间,达尔文躺在吊床上,觉得就像躺在热气腾腾的澡盆里一样。

    8. 到达巴西

    1832年2月底,“比格尔”舰到达巴西,第一站停靠在巴伊亚,达尔文上岸考察。他走遍荒无人烟的热带森林,这种安静的生活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在好几里之内找不到一个人。在森林的某些地方,含羞草像几英寸厚的地毯一样覆盖着地面。达尔文从上面走过去,就留下了一行脚印;这是由于含羞草敏感的小叶闭合下降和色彩变化而形成的。他收集了很多漂亮的陆生扁平软体多肠目的化石,并对昆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其习性经常进行观察。许多热带大型蝶类引起了他的兴趣,其中某些蝶类的习性特点:这些蝶类可以双翅张开成平面,在陆地上奔跑,发出很大的噼啪声。达尔文由于对甲虫十分熟悉,所以毫不费力就发现,里约热内卢附近的甲虫同美国的甲虫不是同一个科。他特别努力收集这些小的品种,他认为,巴西的甲虫在美国昆虫学家的搜集品中,主要都是些大的品种。他还发现了许多直翅目、半翅目和针尾膜翅目的昆虫。

    一次,他走进一座深山,看见几只黄蜂围着一只蜘蛛,把它螫得半死,然后把蜂卵产在蜘蛛的身体里。这些蜘蛛便成了黄蜂幼虫的点心了。

    黄蜂这种养育幼虫的特殊方法,使达尔文感到惊讶不已。

    9. 愚人节的玩笑

    4月1日,“比格尔”号上所有的人都在开愚人节的玩笑。午夜时分,人们开始把所有穿着睡衣的人从下面叫到甲板上:叫来木匠是为了修理炉子,叫来后甲板上的工匠,其借口是桅杆咔嚓直响,叫来海军练习生是要他们把风帆降低一些。大家在回到各自的吊床上时,有的骂,有的笑。对于达尔文,人们想出了一个合适的诱惑物。谢利万喊道:“达尔文,您看见过逆戟鲸吗?现在出现这种动物了,您快点来看。”听到喊声,达尔文翻身从吊床上爬下来,一腔热情地向甲板上跑去,想看一看这个南方的海豚,但是,迎接他的却是值班人员发出来的哈哈大笑声。

    在巴西内地的考察,一共用了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达尔文回到里约后,便把自己的东西从“比格尔”号上运往博托福戈。在靠岸时,海浪由小船的头上冲了过去,在达尔文的眼前,浮现着他的书籍、仪器和其他必需品,全都漂了起来。不过,他只是受了点惊:什么东西也没有失掉,只是大部分东西下面都浸湿了,他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把这些东西晒干。整理在巴西内地考察时所采集的东西和补写的日记,像往常一样占用了他几天的时间。

    达尔文在博托福戈住了两个半月。在这里,他研究了里约四郊的自然界。他的房子位于科尔科瓦多山麓。科尔科瓦多山海拔在680多米以上,呈现陡峭的锥体形,半山腰处,通常总是白云缭绕。达尔文白天考察和收集标本,或整理收集来的东西。傍晚,青蛙、蝉和蟋蟀在不停地演奏着协奏曲。达尔文细听着这些声音,或者观察某个萤火虫的飞舞,收集萤火虫的幼虫或对萤火虫进行实验。晚上,他就给自己的许多朋友写信,或者阅读科学考察的著作。

    热带的传染病很多。有一种“热病”,欧洲人从来没有见过,谁得了这个病,三四天内就要死去。不到半年,水兵中已经有三个死了。这是达尔文在热带所遇到的许多次可能发生的意外中的一次。

    7月5日,“比格尔”号在其他军舰鸣放的友好送别的礼炮声中,终于离开了到处都是处女林的热带地区,向南方、向气候温和的地带、向覆盖着草本植物的海岸驶去。这次航行又不太令人愉快:惊涛骇浪和汹涌澎湃的大海再次使达尔文遭受到晕船的痛苦。但他们能有时观赏逆戟鲸,有时观赏口齿锋利的抹香鲸,有时观赏那被人们称为“开普小鸽子”的小海燕。

    7月25日,“比格尔”号驶进一个叫做里约德拉普拉塔的小海湾,这个海湾的水就像小河里的水那样平静,又红又脏。26日,“比格尔”

    号舰停泊在蒙得维的亚海湾。

    达尔文赶紧在蒙得维的亚上岸,去了解当地的情况。他从城旁的一座小山顶上一眼望去,只见那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上,放牧着一群群牛羊。达尔文向那些从远处就能望见的辽阔的沙漠走去。他问当地的高楚人:“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动物和植物吗?”高楚人想了一想说:“这里的鸵鸟很奇怪,总是许多雌鸟集体下蛋,叫雄鸟去孵蛋,然后这些雌鸟再到别处去集体下蛋。”于是,达尔文和他的助手走进无边无际的沙漠,花了好几天时间去观看鸵鸟下蛋的情况。达尔文经过仔细的观察,终于弄清楚了,他高兴地对助手说:“你看,雌鸵鸟3天下一个蛋,一次连续下十几个蛋,总共要一个多月。这里天热,隔一个多月,早下的蛋不是要臭掉吗?所以它们就集体下蛋,叫雄鸟去孵。”这样,达尔文又增长了许多前人从来不知道的生物知识。

    10. 收集标本

    第二天,他到蒙得维的亚远郊收集标本:在那里他打死了一只水豚,这只巨大的啮齿动物重45公斤,猎获了一些美丽的蛇和蜥蜴,收集了他所喜爱的甲虫。

    他及时地把他在巴西以及在这里收集到的搜集品包装好,派人送到船上去。他把其中的一部分寄到了希鲁兹伯里家里去,其中最重要的搜集品寄给了剑桥的亨斯罗。

    九天后,“比格尔”号离开了拉普拉塔,沿着海岸向南驶去,以便对海岸进行观察。可是进行勘察的好天气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变成了狂风暴雨的天气。这种天气持续了大约一个星期,无法进行测量,达尔文又返回了蒙得维的亚。

    11. 化石

    9月22日,达尔文同费茨罗伊和谢利万一块在海湾周围航行。他们来到一个叫做彭塔阿尔塔的地方。这个地方风景不太美丽,但天气却十分晴和,海水也很平静。达尔文在这里发现了几个含有贝壳化石和骨化石的山岩。化石引起了达尔文的注意。待他们刚刚返回到“比格尔”号,就开始下雨,刮起暴风。第二天,达尔文又设法来到离“比格尔”号16公里之远的彭塔阿尔塔,使他感到特别高兴的是,他在含石灰质少的岩石中挖掘出了一个大型动物的头骨。为了取出这个头骨,他花了差不多三个小时,他发现了一个与犀牛很相似的动物颅骨。看来这是一个现在被列入古代有蹄类的箭齿兽的头骨。他在天黑三个小时之后才把它弄到舰上。第三天,他在原来的地方又发现了几个化石。连续 10天的坏天气使他的考察中断了。

    10月8日,达尔文吃过早饭,又去彭塔阿尔塔他挖掘过遗骸的地方。

    这次他挖出了一个巨大的颌骨,并根据其牙齿确定为大懒兽。使他感到惊讶的是,正是在现在有树懒生存的那个洲发现了树懒化石,而颌骨则是从有现代贝壳的土层里挖掘出来的;这就清楚地证明了赖尔的观点是正确的,灾变论者的观点则是错误的。达尔文怀着兴奋的心情给亨斯罗写了一封信,谈他这次收集的丰富搜集品,特别是化石。他把这些搜集品寄给了亨斯罗。

    12来到火地岛

    10月28日,“比格尔”号又联合了几只小帆船,向火地岛开去,以便把费茨罗伊舰长的几名火地岛人送回故乡。这次航程,风平浪静,天气很好,只不过刮了几次暴风和逆风,起了几次雾。暴风影响了达尔文的胃口,而逆风和雾则延缓了“比格尔”号舰的航程。

    “比格尔”号经过了麦哲伦海峡入口处,继续向南行进。原先单调而荒凉的海岸现在却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在海岸的高地上,有许多火地岛人烧起了烟火信号,火地岛因此而得名。平坦低岸地带的悬崖峭壁上,长满了灌木丛和树木,而后面则突兀着高大的雪山。后来平坦的地带变换为覆盖着深棕色森林的高山。

    12月17日,“比格尔”号从东面绕过了东火地岛的顶端——圣迭戈角,停泊在好结果湾。火地岛是一块多山的土地,那里的悬崖上长满了茂密的森林,森林地带高达300—500米。积雪地带约有1000米。在山毛榉构成的阴暗森林里漫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森林里的地上堆满了大量腐烂的小叶植物,脚一踏上去就会下陷。层峦叠嶂的群山给人一种神秘的巍峨之感。这里的气候是接连不断地刮风,经常下雨,降冰雹,飘雪花。甚至连空气也好像要比其他地方的空气更加阴沉似的。这些高山上的惟一居住者是原驼,它那尖锐的嘶叫声常常打破这里的寂静。

    火地岛人还处在低级的发展阶段。他们的住房就是窝棚,几根树枝插进泥土,上面马马虎虎覆盖几束干草和芦苇,连兔子洞都不如。他们蜷曲着身子睡在光地上。男人们“穿的”是几块小兽皮,刚刚可以遮盖住背部。这些兽皮用穿过胸部的绳子系着,并且随风飘动。在小船上打鱼的那些人,不管下雨还是下雪,全都赤身**。湿雪落在抱着吃奶婴儿的赤身妇女身上就融化了。所有的人全都蓬头散发,动作放荡不羁,声音噪杂不清。他们的主要食物是妇女们潜入水里在水底捕捞的贝壳,或者是用装有食饵但没有钩子的钓丝钓到的鱼。他们还采集没有滋味的野果和蘑菇。如果他们找到一具鲸鱼的尸体或打死一头海豹,那么这就算他们的节日了。狗常常给他们捕捉水獭。所以在饥饿时,他们可以把老年妇女杀死,却从不把狗打死。

    居民们一看到“比格尔”号便都高声喊叫起来。他们坐在一座悬崖之巅,周围是山毛榉构成的阴暗森林。当他们用双手在自己的头部周围野蛮地转动的时候,他们的长发飘动着,他们好像是另一个世界中激动不安的精灵。他们的皮肤是赤铜色的,头发又长又直,脸上还有两条横带纹:一条是鲜白色的,在眼睛的上边,另一条是红色的,从双耳到嘴边。他们的样子既可怜、柔顺,又恐惧、惊慌。他们发出的声音含糊不清,喉音很重,咔嚓咔嚓地响。不过,正如费茨罗伊的试验所表明的那样,火地岛人对于文明是能够接受的,而且表现出很大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