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人物传记 > 刘因评传 > 二、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二、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人应该把什么做为最高目标?理学家们一致的回答学作圣人。①刘因作为理学后学,也对学作圣人问题作了阐发。他在青年时期(十八岁)写过一篇'《希圣解),集中表达了这一思想。该文以神话的形式,借浯溪拙翁、西洛无名公、诚明中子②三人的形象和言辞,渲染了"学作圣人"的主题。文中说:拙翁曰:"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小子疑吾言乎?"吾应之曰:"圣可希乎?"曰:"可。""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何?"曰:"无欲。""孰无欲?"曰:"天下之人皆可无欲。然则天下之人皆可为圣人。"③问题提了出来,还需进一步展开,于是拙翁又说了一大篇话:天地之间,理一而已。爰其厥中,散为万事,终焉而合,复为一理。天地,人也;人,天地也。圣贤,我也;我,圣贤也。人之所钟,乃全而通;物之所得,乃偏而塞。偏而塞者,固不可移;全而通者,苟能通之,何所不至矣?溪拙翁的这些话,主要是杂引周敦颐(通书)"志学"、"志圣"两章及朱熹《中庸章句序》中的文句,但也混合着刘因的理解,因此也可以代表刘因的观点。它以天人合一的理论为根据,讲人和人在本性上是同等的,能不能最终达到圣贤,只在于能否把全具的本性加以贯通罢了。进而,仍借拙翁之言,区分了天、圣、贤、士的界限:圣希乎天,至则天,不至则大圣;贤希乎圣,过则天,不至则大贤;士希乎贤,过则圣,至则贤,不至则犹不失乎令名。此圣之所以为圣,贤之所以为贤也。这就是说,人的修养有不同的境界,目标越高,最后达到的程度往往也越高。只要尽了主观努力,即使原定目标未达到,但仍不失为贤、为士,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进而,拙翁又勉励道:子受天地之中,禀健顺五常之气,子之性,圣之质;子之学,圣之功。

    子犹圣也,圣犹子也。??苟修而静之,勉而安之,践其形,尽其性,由思入睿,自明而诚,子希圣乎,圣希子乎!这就是说,从禀赋上说,人人都具有同圣人一样的素质;从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说,也与圣人一致,只要坚持不懈,身体力行,在形色(身体--引申指行动、感觉、**等)中体现出人的固有本质,充分发挥人的固有本性,由思索达到睿智,由明善达到与天为① 周敦颐说:"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通书·志学第十》)张载说:"学必如圣人而后已。""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之大蔽也。"(转引自《宋元学案·横渠学案上》卷一七,页六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