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舍得 > 第二章 在舍得中摒除欲念,调整事业心态(11)

第二章 在舍得中摒除欲念,调整事业心态(11)

    第二章在舍得中摒除欲念,调整事业心态(11)

    身处顺境被当政者恩宠征用,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在名利、权位上志得意满时应该见好就收,要有急流勇退的明哲保身态度,尽早觉悟;不过遭受挫败有时反而会使一个人走向成功之路,因此遭受打击不如意时,千万不可就此罢休,放弃追求。

    张良之所以能成为千古良辅,被后世谋臣推崇备至,不仅在于他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辅佐刘邦创立西汉王朝,还在于他能因时制宜,适可而止,最后,既完成了预期的事业,功成名就,又在那充满悲剧的封建**时代里保存了自己。在秦汉之际的谋臣中,他比陈平思虑深沉,比蒯彻积极务实,比范增气度宽宏。他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却未像萧何那样蒙受锒铛入狱的**,也未像韩信那样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自从汉高祖入都关中,天下初定,张良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屏居修炼道家养生之术。汉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汉高祖剖符行封。因张良一直随从画策,待从优厚,让他自择齐地三万户。张良只选了个万户左右的留县,受封为“留侯”。他曾说道:“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游。”他看到帝业建成后君臣之间的“难处”,欲从“虚诡”逃脱残酷的社会现实,欲以退让来避免重复历史的悲剧。的确如此。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 “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世准则。在汉初消灭异姓王侯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赞谋画。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张良堪称“功成身退”的典范。

    至于隐退与否,因人而异。最后理想的结局当属“功成身退”“告老还乡”,能保平安,此乃“天之道”也。历代用人者也都倾向于录用“知退者”,因喜退者忠心弥坚,极少生事。

    懂得功成身退的人,是识时务者,他知道何时保全自己,何时成就别人,以儒雅之风度来笑对人生。

    15.不要死心眼

    人们常常持有这样一种看法,坚持就是胜利。认为自己虽然遇上了许多困难,但这时只要再坚持一下,成功往往就会到来。当然这个看法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这个看法只能在前路正确的条件下才有用。如果选择的道路本身就存在着问题,这个时候就不要再一条道走到黑。比如说前面已经是万丈深渊了,现在要做的就是转个弯,另辟蹊径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还一味死撑下去,那就是笨蛋。总之,做人做事轻易放弃当然是不对的,而死不松手也是不对的,是放手还是坚持,要看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