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身体语言密码 > 第八章 手势语(4)

第八章 手势语(4)

,可能对你的讲话存有异议,也可能想要做些补充。此时你要适时停下来,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一只手指竖立在唇边,并发出“嘘”的声音,这是尽人皆知的手势,表示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当然有时是要告诫对方要保密,不要声张。在不需要安静的场合打出这个手势,很可能在掩饰秘密。

    1

    8 戏剧中的手势

    手势在戏曲表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几乎每一句唱词都离不开手势的辅助。舞台上的艺术家,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不但要表现出戏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还要将他们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所以单凭唱词远远达不到这种效果,而丰富的身体语言为艺术家塑造**的舞台形象提供了可能,在所有的身体语言中,手势语最具表现力,因此在戏曲界有这样的说法:“手是人的第二张脸。”

    戏剧中的手势主要是由剧情和角色决定的。戏曲中主要分生、旦、净、末、丑等主要行当,其中“旦”为女角色,“生”和“净”为男角色,“丑”中除了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部分是男角色。在具体表演中,每一种手势都有一定的规范和含义。比如净角张开五指,像老虎伸出爪子一样,这种手势代表勇猛、威武;小生五指并拢,拇指微屈,表示稳重;老生中指、食指微伸,其余三指皆屈,表示衰老、迟钝;旦角中指倒下搭住拇指,食指挺直,无名指、小指微屈,状若“兰花”,谓“兰花指”,表示温柔、矜持。此外,抖手动作也有许多讲究,向外抖手表示厌恶、拒绝;向内抖手表示惊恐、慌张;上下左右抖动即表示抑制不住的喜悦心情等。

    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深知手势的表现力,所以在戏剧表演中非常注重手势语,并在戏剧手势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过去唱青衣的旦角为了显示庄重,是不会轻易露出手的,后来王瑶卿先生打破了这一点,梅兰芳继承老师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创造出许多富有感染力的优美手势,极大地丰富了戏剧的舞台表演。

    梅兰芳丰富优美,富于变化的手势语,不但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喜爱,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声誉。美国戏剧评论家称他在剧中的手势具有“醉人的美”, 有人还将梅先生优美的手势拍下来研究,还有人将这些手势做成大理石雕,供人们欣赏。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梅先生的手不仅对我有很大

    的引诱力,而且苏联很多著名艺术家也都非常喜欢这双非凡的手。”戏剧家梅

    耶荷德则说:“梅先生的手势可真叫绝,让我们这些语言不通的外国观众也能

    理解剧中人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