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成大事要沉得住气 > 第七章 沉住气,不温不火,从容交际(4)

第七章 沉住气,不温不火,从容交际(4)

住不放,得饶人处且饶人,换来了朱福年的感激之情,可以说,胡雪岩在这件事的处理上做得很有水平。

    对于“无理自知亏”的人,给他一个台阶,他会心存感激。即便不感激,也不可能与你为敌,这是人性。况且,人海茫茫,难免“后会有期”,今日你“得理不饶人”,焉知明日不“狭路相逢”?所以,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安心吃亏,就是积累你的福气

    吃亏意味着舍弃和牺牲,但却是一种品质、一种风度,一种涵养。也许,短期内看来你是吃亏了,但你最终却能够收获更多。

    北京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讲述,他在北大上学时,一直都甘愿为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很一般,但是热爱劳动,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来到北大,他每天依然坚持主动为宿舍同学打扫卫生,不仅如此,他还每天帮着同学打开水,乐此不疲,一直坚持了4年。

    同宿舍的同学都习惯了他的无偿服务,不但没有感激他什么,反而产生了一种依赖心理,偶尔一两次,俞敏洪忘了打水,总有同学“提醒”他:“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一般人见到同学这样对自己可能会生气地想:我为你们提供免费服务,你们不说好,还用这种态度指示我去做,凭什么?我又不欠你们的,愿喝自己去打!

    但是,俞敏洪并没有这样,他很有气量,同学一“提醒”,他就“乖乖”的去做了。在他看来,打水并不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大家有缘分聚在一起,力所能及的互帮互助也是应该的。

    虽然,同学当时对他的免费服务并没有感激殆尽的样子,但大家都记在了心里,记住了这个为他们打了4年开水、从乡下来的同学。10年后,也就是1995年,当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需要大发展的时候,求贤若渴的他,想到了往昔同班同宿舍的那些同学。

    这些同学大多已经留学美国和加拿大,在国外享受着优厚的物质待遇,俞敏洪飞到美国和加拿大,力邀他们回国一起创业,这些当时比俞敏洪混得还好的“牛人”愿意舍得放弃已有的美好生活吗?

    令老俞没想到的是,他只求了一次,这些同学就爽快地答应了,他们之所以愿意听从老俞的呼唤做海龟,理由很简单,也很不可思议,他们回来是冲着老俞过去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他们宿舍打了4年开水。

    这也许是句玩笑话,但是他们从这一日常的平凡小事就能知道老俞是一个甘于吃亏、心地厚道的人,他能有饭吃,肯定不会给这帮老同学喝粥,能吃肉绝不会让弟兄们喝汤,所以几个人商议决定,就像当年老俞甘于听从他们“指挥”打水、扫地一样,甘愿回到中国,听从老俞的安排,一起致力于新东方的事业。有了这些同学的帮助,俞敏洪的新东方事业如虎添翼般得到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