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圈子对了,事就成了 > 第8章 学学名人的圈子经营术(5)

第8章 学学名人的圈子经营术(5)

,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贞观政要》,下引此书皆不出注)因此,他推行以民为本的政策,轻徭薄赋,使民以时;关心民瘼,澄清吏治,为恢复唐初社会的经济奠定了基础。

    说到李世民收拢人心的一个最典型的事情就是,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辛末,帝(李世民)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结果,这些死囚真的如期而归,无一藏匿者。这被看做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一个美谈,也被人引申到德政感化人心,乃至司法人性化的命题。白居易歌颂太宗的这件德政,写出“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的诗句。

    古人说,得人心而后得天下。得人心,才能有坚实的依靠,才能创造“人和”的良好态势,有利于平定天下。《孟子·公孙丑下》有这么一段论人心的话值得后来者深思:“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位得民心而得天下的君主,不管是原来的冤家对头,还是出身低微的草莽英雄,他只要认为是可以帮助自己的人,一概接纳。他私交大狱之人刘文静、房玄龄,提拔重用曾辅佐太子而对抗自己之诤臣魏征,结识贫困潦倒的刘弘基,淡然对待与他曾有芥蒂的窦宗,正是他这种超乎寻常的用人策略,才为后来的大唐盛世储备了大量的智囊宝库。他当皇帝后,把原来所用的天策上将府用以安置随己征战的武将们。文臣武将,各得其所。这是唐太宗和其他皇帝的最大区别。在历史上,大部分的皇帝在开国以后即对功臣开刀,因为他害怕这些屡立奇功的将士谋臣威胁自己的皇位。其中有很多有名的例子,如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这还算是好的。那称霸的越王勾践,那抢夺元朝政权的朱元璋,哪一个不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而李世民“不拘一格降人才”,确实是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