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圈子对了,事就成了 > 第7章 驾驭圈子,让人际关系如鱼得水(7)

第7章 驾驭圈子,让人际关系如鱼得水(7)

有当老板的号召力,如果他有事时就歌功颂德,出了事就溜之大吉,这样的人肯定是没有责任心的。那么,在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讲义气呢?我的看法是:一要多帮助别人,哪怕让个座位、捡个东西都要“勿以善小而不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人们现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以前多了很多,我们要能帮则帮,尽力而为;二要有韧性,人生总有低谷,只有迈过去才有生机。三是要有诚信,即便遭遇困窘,许下的诺言也绝不更改,这样就能赢得众人的信任和拥戴。曾经欠债两亿多的“中国首负”史玉柱也是这样讲义气的人,虽然公司经营不善,但史玉柱绝不抛弃、绝不放弃一起奋斗的伙伴,终于扭转败局。

    “义”是一种“公利”。墨子说:“义者正也。”《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唐人韩愈说:“行而宜之谓义。”可见,他们把事物之正确合宜称为“义”。《孟子·告子上》讲“舍生取义”,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虽然墨子还说过:“义,利也。”这里的“利”,应当指的是“公利”。所以,义气不应该是为了一己私欲的逞能斗狠,而是卓有成效的圈子经营术。

    士为知己者死

    在圈子中穿梭久了,能碰到一个真正懂得并赏识自己的伯乐,很多人都肯放弃优越的条件而只为了报答他人的一分知遇之恩。

    “士为知己者死”出自《战国策·赵策》:“晋阳之孙豫让事知伯,知伯宠之,及赵襄子杀知伯,豫让逃山中,曰:‘嗟呼!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矣。’”这句话,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的传统信条和做人道理,它反映了因为人生知音难得,人们为了报答他人的知遇之恩,就不惜生命,为朋友赴汤蹈火,报答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