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从胜利走向胜利: 以少胜多的管理法则 > 震惊世界的传奇故事(3)

震惊世界的传奇故事(3)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黄作义让许多美国人了解了中国的航天技术水平。在美国人的印象中,中国的航天技术也就在做餐具的水平上。

    那是在1986年。航天工业部发射服务小组赴美考察,小组中黄作义是技术智囊人物。

    在美国麦道公司的谈判室里,黄作义和另一名中国专家舌战13名美国技术专家。一轮下来,美国人认识到中国人手中有真家伙,从此美方对中方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认真和尊敬起来。

    当时,长城公司还摸不准这一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的门道。黄作义经过调查研究以后发现:“既然卫星制造商和用户才是真正决定购买我们火箭的人,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向他们推销呢?”于是,长城公司在美国的推销活动首选美国休斯卫星公司。

    1986年,初战告捷。到了1987年,航天人发现,先前签订的那些协议,外方大都没有履行。中国的运载火箭要想能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尽快利用已经成熟的技术,研制出新一代大推力的运载火箭。

    于是,一种新型火箭的构思萌生出来了。航天人构想在长征二号火箭上捆绑4个助推火箭,从而把低地球轨道有效载荷能力从2.5吨提高到9.2吨。这就是长二捆。

    黄作义拿着自己亲自画的构想草图开始了四处游说,搞“纸上谈兵”。

    “做火箭生意,不是摆小摊的买卖。由于中国的专家、教授们刚刚开始涉足世界商业发射市场,既无关系,又没资本,靠的仅是几张火箭草图和嘴皮子,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都很不踏实,总有点个体户的感觉。”黄作义说。

    我国推力最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长三乙型火箭,和具有广阔前景的长二丙/SD型火箭,同样是在利用成熟技术基础上,以“纸上谈兵”的方式,通过商业合同启动了火箭的研制。凭借以往的技术积累,我们拿着火箭图纸谈合同,拿着合同找贷款,拿着贷款搞研制,其结果是研制了新型火箭,拓宽了融资渠道,纳入了市场良性循环。

    在国内卫星需求不足状况下,长征火箭打入国际市场,承揽发射先进卫星,大大促进自身发展,实现了几次历史性的跨越。长征系列火箭当今的主打火箭,都是商业发射的结晶。如果没有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今天的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就靠不住。

    航天人认为,长二捆经历了很多磨难,凝聚了很多精神,最关键的是开辟了一条商业运作带动航天技术发展之路。

    这个故事真正有心理冲击力的地方在于:在一个洋溢着牺牲奉献精神的组织里,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大局观是与众不同的。

    先说主观能动性。所谓主观能动性,用一句大白话来说,就是眼里要有活。这个眼里有活是包括两方面内容的:不管地位高低,一个人主动给自己压上两副担子,一副是战术上恪尽职守,一副是战略上敢想敢干。恪尽职守不仅仅指要承担岗位责任,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细节上还要做到一丝不苟。敢想敢干就是要敢想大事、干大事,只要对组织有利的事就去想、去干。你想想,黄作义是个高级工程师,从他舌战13名美国技术专家的战绩看来,他的专业能力是过硬的。同时,黄作义还是中国长城公司驻美国办事处主任,推销火箭也是他份内的事。不过,构思新型火箭、“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