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5)

    薛:我喜欢两种音乐,一种是我很年轻的时候听的粤语流行歌曲,一种是上大学以后听的西洋古典音乐。现在我听的音乐越来越简单了,我就喜欢听钢琴,顶多是一些室内乐,特别是巴赫(J. S. Bach)的音乐。我越来越喜欢巴赫。

    凤:你从巴赫的音乐里听到什么呢?

    薛:简单、逻辑、快乐、聪明。

    凤:那么,那种很优美的,波澜起伏的音乐呢?

    薛:那种很容易听腻,而且我很怕吵,除非我心情特别好的时候,我才会听贝多芬的音乐。但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很难得,一年也就一两次。所以,大多数时间我都反复播放巴赫的音乐。

    凤:听巴赫的音乐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薛:做所有的事情,它不会影响我。曾经有过一套巴赫音乐的特辑,里面有一句话说:“最杰出的音乐家聚集在一起,纪念伟大的巴赫”。我非常喜欢这个句子。

    凤:我在你的主页上也读到过一段关于巴赫的文字:“音乐欠巴赫的就像人类欠上帝的一样多”。

    薛:巴赫确实是音乐的无穷无尽的源泉。

    凤:在简单,在循环往复当中得到一种最单纯最明净的状态。

    薛:当你反复听的时候会听出它内在的结构。

    凤:曾经有朋友说在晚上听巴赫的音乐就不会做恶梦了。

    薛:但我也有朋友听巴赫管风琴听得头晕。(笑)

    致 谢

    感谢波普尔(Sir Karl Popper)、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张五常、科斯(Ronald Coase)和阿尔钦(Armen Alchian)等人。他们的著作塑造了我今天的世界观。尤其感谢阿尔钦教授,他多次鼓励我将他著述中的重大主题改编为短小的报刊散文,在中国推广。

    感谢几位编辑。第一是丁小波。初次见到他,是1998年7月11日星期六下午3点,在《财经周刊》的办公室里。他因为刚转载了我一篇文章,所以想见见我,并嘱我以后每期为他写专栏。第二天我答应了。这个专栏后来叫“七日谈”,维持了一年半。读一篇文章就给我辟一个专栏,是小波的胆识。

    第二个要感谢的是李韧。1999年底,我决定停写“七日谈”。这时,《书城》执行主编李韧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