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经营管理的100个箴言: 张力夫修身教育三部曲 > 72企业文化建设的4个基本程序

72企业文化建设的4个基本程序


    三十种管理法则之二

    参与管理法

    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后,提出了“社会人”假设。他认为人的工作是以社会的需要为动机的,人们希望管理者能够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和自我尊重的需要。持这种人性假设的管理者提出了“参与式管理”形式,即让员工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让他们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处于平等的地位,来共同研究和讨论组织中的重大问题。员工因为能够参与商讨与自己有关的问题而会受到激励,他们因此也会感受到上级主管对他们的信任,从而体验到自己的利益与组织的发展密切相关,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同时,参与管理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获得别人尊重和重视的机会,从而还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成就感。

    在员工参与管理的过程中有四个关键性的因素:

    首先是权力,即提供给人们足够的作决策的权力。主要有工作方法、客户服务、任务分派、员工选拔等。其次是信息,主要包括一些运作过程或结果中的数据,如业务计划、竞争状况、工作方法、组织发展的观念等。再次是知识和技能,组织应提供相应的培训和锻炼机会来提高员工在这方面的能力。最后是报酬,报酬可以有力地吸引员工参与到管理中,一方面他们可以获得内在的报酬,如自我价值与自我实现的情感;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外在的报酬,如工资、晋升等。

    员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包括咨询、谈判和参加生产经营目标的制订。质量圈是一种常见的参与管理形式。它主要是讨论质量方面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监督实施修正计划。

    让员工拥有所在公司一定数额的股份也是一种常见的管理形式。参与管理并非适用于任何企业。领导者还是应该保持适当的权力集中,而且参与管理要求员工具有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员工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企业的人员素质和不同的管理要求,可以把人员管理细分为四种管理类型:控制型参与管理、授权型参与管理、自主型参与管理和团队型参与管理。参与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员工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