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蒙牛内幕: 一头牛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 先建市场,借腹生子

先建市场,借腹生子

    蒙牛面世,一无所有。面前,纷杂的市场;身后,强大的对手。如何下手?

    乳界素有“得奶源者得天下”之说。然而,当时的奶源已被大企业瓜分殆尽。自建奶源基地,自建工厂,没有一年半载根本就不可能。如果按部就班,在强大竞争队友的层层围困中,弄不好就会落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面对窘境,公司管理层跳出“先建工厂,后建市场”的窠臼,创造性地提出“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战略。

    于是,“虚拟联合”诞生了。

    第一仗是液态奶之战,一锤定音。1999年2月,杨文俊率部8人远赴冰城哈尔滨,跟一家液体奶公司洽谈接管。这家企业当时经营不善,正缺管理人才。一个有船划不动,一个有桨没船划,蒙牛液态奶顺利贴牌。

    杨文俊在回忆这一“仗”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火红的当年:富人调动财富,穷人调动智慧,这正是牛总整合资源的大手笔——当时,自己生产,没设备;委托加工,不放心;只有这种智力整合财力与体力的做法,用自己的人力资源“乘以”别人的生产工厂,才能在左右陷阱中架起通向市场的“转换桥”。

    第二仗是冰淇淋之战,一波三折。起先,拟在呼市租赁绿宝公司,租价50万元,已经签约;但伊利闻讯后,出价100万元,半路撬走。接着,又拟在集宁租赁乌兰察布盟牧工商开发公司,又被伊利高价撬走……无奈之时,先红想起媳妇周小娟曾经提过的包头易昌冰淇淋公司。这是家煤炭系统的企业,当时濒临倒闭,连工资都发不出去,蒙牛的承包不啻雪中送炭。不过,鉴于竞争队友几番搅局——你走到哪,他跟到哪,你前脚去,他后脚来,你出50万,他出100万——鉴于此,这次谈判高度保密:周小娟牵线,孙先红协助,牛根生主谈。

    1999年4月,孙玉斌率部30多人赶赴工业重镇包头。“蒙牛牌”冰淇淋终于成功“投胎”。

    通过为合作方出人才、出标准、出管理、出技术、出品牌,蒙牛运作了国内8个困难企业,盘活78亿元资产,实现了双赢:一方的资产得以激活,另一方的品牌得以确立。

    1999年3月8日,第一本蒙牛CI手册完成。

    1999年4月13日,第一批蒙牛牌纯牛奶问世。

    1999年5月1日,第一批蒙牛牌冰淇淋上市。

    1999年7月3日,第一批蒙牛全脂甜奶粉上市。

    蒙牛第一个电视广告只有一个全屏字幕:“蒙牛乳业,再创内蒙名牌”。

    一个“再创”,弦外有音,试图引发人们的关联回忆。

    蒙牛的第一个雪糕取名“蒙牛转转”,广告语为:“蒙牛转转,回家看看”(借势当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歌目《常回家看看》)。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