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世界形象设计师的忠告 > 第52节:眼睛如同我们的(1)

第52节:眼睛如同我们的(1)

聚精会神、专注”的目光;(2)“时看时不看、躲闪”的目光;(3)“几乎不看”的目光。实验结果表明,被实验者把“聚精会神的目光”列为对自己最有兴趣、最专注的人,因而也对采访者产生好感,对他们的评价也最高。不敢用目光沟通的人,常常被认为对别人不感兴趣,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目光在不能使用语言的交流场合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运用目光能迅速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性格腼腆的爱尔兰人、巴林银行的罗伯特用眼神找到了自己的朋友:“那是我在公司做的第一次市场报告,我内心惊恐、紧张,站在台上我感到多么的孤独。我发现比尔正在全神贯注地望着我,他的目光中只有我一个人,我感到自己变得那么的重要!他的眼睛让我感到了信任和支持,他在我的心中是那么的特别。我也仿佛感到在会的只有他一个人。在我演说的二十多分钟内,他的目光一直没离开过我,他帮我度过了我事业生涯的第一次演讲。” 真诚、支持、友爱的目光可以跨越任何障碍把我们的关系拉得很近。做过大学教师的比尔之所以能够这样做,也是由于在教课的经历中体会到:“一个在台上的人需要听众的支持,只有我们目不转睛的眼光能够表达我们真切的心意,而一双在台下聚精会神的眼睛又让我们对它的主人格外亲切。”

    目光接触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思想交流的最基本方式,在交谈中极其重要,专注地望着别人是最明显的“倾听”信号,也是在给讲话者反馈。如同罗伯特一样,我们都渴望我们的听众把全部的注意力都给予自己,而目光不欺骗我们,它让我们知道,对方是否在倾听我们的谈话内容,是否在与我们进行交流,是否对我们的话题表示出很大的兴趣。全神贯注的目光让我们感到支持和力量,使我们对它产生美好的印象。

    然而许多人却由于种种原因非常难以与人保持平稳、持久的目光接触,就如同很多腼腆的人不知把手放在哪里一样,他们的目光或是偏向一边,或是盯着你的脖子,或是左顾右盼。这种躲闪的、飘忽不定的目光让我们的内心产生反感和误解,它让我们怀疑:“是什么东西阻挡着我们真正的交流?”“他是不是在撒谎?”心理学家在对人的目光与诚实的关系研究中发现,人们在谈到自己感到不光彩的事时,或者在说谎时,目光会不自觉地转向别处;大部分神经质和忧郁症的人也常常躲避目光接触,那些心中充满恐惧、忧郁的人做心理理疗的第一步,就是取得目光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