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打赢职场遭遇战 >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职业生涯的凤凰涅槃(5)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职业生涯的凤凰涅槃(5)

依据。另一种情况,就是你提供的是公理:即所有人都已认同的道理。一般这种情况下,除非对方是从火星石头里蹦出来的,从来没听说过地球上这条公理,他才会反对。

    但日常工作生活,面临的情况千变万化,绝大多数都是些身边小事,是个案,没有一条量身裁衣的公理可以对应,而偏偏你期望的决策者行为,又是其潜意识反对的,那你该怎么办?

    正确的方法:只是泡上一杯茶,想想如何采用第二种行为改变之道:亲见——感受——改变。

    这个改变之道,主要是指通过亲见“某个东西”,让对象产生强烈的感受刺激,从而改变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早期的斯金纳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斯金纳当年为了证明这一点,把饥饿的鸽子放到一只特殊箱子里,里面放了个机关,如果鸽子无意中碰到机关,就会掉下食物!这对鸽子而言,可不是闹着玩的,非常残酷!期间有很多只鸽子因为智商不够,被活活“笨死了”。

    这个实验完整地揭示了:设计行为——亲见感受(刺激)——预期行为的关联。设计行为(碰机关),造成对象(鸽子)亲见(Personal)感受刺激(发现并吃食物),从而使其最终产生了预期行为(碰机关)。

    大家注意到关键没有:鸽子之所以产生预期行为,是因为在饿的时候,斯金纳让其亲见(Personal)并得到了食物,而不是扔一个玩具或一本健美杂志,这是整个设计的关键,如果选错了亲见的东西(食物),那么不会有一只鸽子产生你的预期行为。

    所以,亲见(Personal)是成功做事环的第二个关键环节。选择合适正确的亲见(Personal)是成功做事的基本功。

    如何选择?

    在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里,就有个巴甫洛夫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理论(狗看到食物会流口水),后来,斯金纳和同时代的华生通过斯金纳箱等试验,完善成”S-R”(刺激—反应)原理公式:一切行为都来源于刺激,行为反应程度取决于具体的刺激强度。所以,要选择,就要选择能产生刺激的亲见(Personal)。

    那么什么样的感知,又会产生强烈的刺激呢?

    20世纪50年代,有个叫斯佩里的教授,在研究癫痫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人类右脑和左脑的神秘关系:右半脑进行整体推理,识别模式,解释情绪和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左半脑从事连续性的推理,精于分析和处理语言。

    通俗点说:右脑是当家的,是决策者,是刘备,它决定你的行为;左脑是军师、参谋长,是诸葛亮,它提供右脑决定你行为的决策依据。

    斯佩里凭借此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前面提到的分析——思考——改变,其实就是典型的左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