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打赢职场遭遇战 >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爱好不能当“饭”吃(2)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爱好不能当“饭”吃(2)

等到朱芳发挥巨大潜力的一天,就即将遇到鸡飞蛋打的双输局面。面对厌倦了枯燥技术工作,打了鸡血般想去销售部的朱芳,最后,刘琮竟然让朱芳放弃了错误想法,又安心于本职工作。

    让我们一起来剥剥笋壳,看看刘琮是如何做到的。

    剥笋壳1:刘琮希望得到什么理想结果?

    回答1:朱芳能重新认识自己,放弃错误想法,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剥笋壳2:刘琮是如何做到的?

    回答2:刘琮针对“德西心理效应”,采用“上屋抽梯”之计,让朱芳亲见(Personal):销售工作其实并不适合自己,而原来的技术工作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让朱芳在即将断绝后路的关键时刻,认清形势,重新认识自己,做出正确的人生抉择。

    剥笋壳3:为什么刘琮实施的“上屋抽梯”计策如此顺利?

    回答3:因为刘琮在实施过程中,紧紧把握了“上屋抽梯”计策的2条设计(Plan)准则:

    设计(Plan)准则1: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

    这个准则强调:布局、诱敌、断后路要一气呵成,缺一不可。

    刘琮案例里:刘琮同意朱芳去销售部试用一个月,却故意提供了这个月内原有薪酬考核不变的便利条件,这既加速了朱芳的决定,又为一个月后切断其后路,埋下了伏笔。刘琮这个设计(Plan)承前启后、一气呵成,充分把握了这条设计准则。

    设计(Plan)准则2:遇毒,位不当也。

    这个准则强调:在对方思维混乱的时候实施计策,就很容易成功。

    刘琮案例里:当朱芳处于职业生涯定位混乱阶段时,表现出头脑充血发昏,什么话也袒进去的现象。不过,这阶段却是实施“上屋抽梯”之计的好时机。刘琮正是因为正确判断出这一点,从而获得了成功。

    剥笋壳4:“上屋抽梯”这条计策实施过程中,该如何巩固(Plus),确保最后成功?

    回答4:目标对象一旦进屋后,“屋内氛围”就很关键了,“屋内氛围”要和计策实施的目的相吻合,绝不能相背离。另外,“抽梯”行为也很重要,要干脆,不留后路。

    Part three  回味豆

    通过剥笋壳的梳理,我们就可以很容易解析出“上屋抽梯”这条计策的“P4”:

    ⊙知心(Probe):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衡取其轻。

    ⊙亲见(Personal):“上屋行为”和“屋内氛围”更有利于自己(或更不利于自己)。

    ⊙设计(Plan):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巩固(Plus):“屋内氛围”要融洽;“抽梯”要干脆,不留后路。

    “上屋抽梯”这条计策强调:“上屋”要给甜头;“屋内氛围”要融洽;“抽梯”则要干脆,不留后路。

    但所有计策都是为目的而生,不同的目的,就会使用不同的实施策略,有时候甚至截然相反。例如:刘琮案例里,刘琮的本意不是逼朱芳走,而是要唤醒朱芳,选对人生路。因此,“屋内氛围”、“抽梯”都有点特殊,最后甚至特意留了条后路给朱芳。这正是该计策灵活运用时,我们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