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你是“贱人”

    不光是你,我们大家都是“贱人”,这是可以从经济学和生物学上进行解释的。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与生物学中的韦伯定律给我们做“贱人”提供了充足的证据。但是,如果你因为有科学上的支持而心甘情愿做一个“贱人”的话,你也就没有什么希望了。真正成功的人都是超越了“贱人”层次的。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先请你不要生气,还请回忆一下在自己已经走过的岁月中,是否有过下面的情形:曾经,有的人对自己非常的好,但当时的自己并没有感觉,不仅是没有感觉到这种好,甚至还觉得这是一种压力,关怀的压力,希望可以抖落。又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情形:有的人,根本就不怎么注意自己,但自己却很看重他们以及他们的想法,在他们经常的不在意之外,如果能够有那么一次两次的稍微假以辞色,自己便会受宠若惊,觉得是无上的荣光。

    不要说你没有经历过上面的情形,你肯定经历过,你无法否认,因为你有父母,因为你已经长大。想想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对自己的,他们总是呵护备至、关怀备至,深怕你有一点的闪失,深怕有什么不合你的意,深怕你有什么感觉不对,他们时刻窥视着你的表情,猜测着你的心情,想象着你的需要,总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好地满足你,让你称心如意。而你呢?讨厌他们的嘱咐,讨厌他们的唠叨,讨厌他们的关心,你最称心如意的事情就是要求父母不要那么注意自己,你要自己的独立与自由,你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你不要再做一个伙伴眼中的乖孩子,你要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多年以后,你才知道,那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青春期的叛逆和反叛。

    如果你年纪够大,那你一定工作过,有过自己的老板;即使你的年纪不够大,你也曾经上过学,有过老师。他们都是你的上级,都对你有某种意义上的权威。你曾经想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与承认。对于他们的忽略,你也有过气愤和失望,当他们看到了你的努力和成绩,对你的一句小小的赞扬,都会让你高兴不已。

    更何况,每个人都是要恋爱的,不论你是相恋还是单恋。当你喜欢的对象,当你的梦中情人,对着你微微一笑的时候,你是不是如沐春风、心花怒放?而有时,你的梦中情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你的存在。

    有过上面的情形之后,你会受到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指责,或者你会得到不知好歹的名声。总之,不会有什么好的字眼用在你身上,你成了一个“贱人”。

    其实,你大可不必心烦,因为和你一样,每个人都会有那样的阶段,都会发生那样的事情,换句话说,也就是每个人都是“贱人”。而且,现在的一些理论也证明,这种每个人都是“贱人”的理论是有依据的。经济学家和生物学家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证据。

    在经济学中,谈到需求理论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可能是根基一般的理论,那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个规律是说,当你连续消费某一物品时,经过一定点之后,该物品给你带来的效用是递减的。比如说,你饿了,想吃饭。假定你吃的是馒头,第一个热腾腾的馒头吃下去的时候,你觉得真是一种享受,明显地感觉到馒头的香味,真的是味道好极了。于是你急不可耐,狼吞虎咽地吃下第二个、第三个……慢慢地,你发现刚才还香气扑鼻、甜美非常、让自己馋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