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人性阴阳学: 做人先做事 > 鼓掌的虚伪

鼓掌的虚伪

    不论在人多或是三二人的场合,国人愿意以鼓掌代表一切。鼓掌就是喝彩,有喝好彩和倒彩之分。广东人一到过瘾之处,干脆口出“好彩”之声,这似乎都是由衷之言。鼓掌还有一个基本的用处,就是用来捧场,有场就有面,你不鼓掌就是不给面子。场面上的,会因为你没有鼓掌而怀恨在心,起码知道了你对他有意见。

    所以,善混场面的人,都练就了一双粉红的巴掌,就是用来派做捧场的。鼓掌的广泛性在目前已无处不达,不管用到什么地方都不会招人讨厌,即使到了别人的葬礼上,你听到致悼词的人在为死人歌功颂德,也不禁鼓几下掌,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因为你证明了自己是个多礼的人。

    大电视台小电视台的男女主持人,未曾开言,便自鼓其掌,搞得别人也不得不随声附和,就同一犬吠影,十犬吠声相类似,没有多少实在意义,只是让人自己也感到无聊和虚伪而已。等这主持人要请什么人上台了,总忘不了一句“现在请×××上场,大家鼓掌欢迎”之类的开场白,仿佛你不鼓掌他就无法走上台去或者你没有鼓掌就等于不欢迎似的。接着就是下场,不管其人讲的有无道理或有无可称精彩之处,你还得鼓掌,因为这时主持人又发话了:“×××先生、小姐讲得非常好,请大家给予掌声。”这掌声同那老子教训儿孙的耳光相似,好坏国人能承受得了,能在台上做人的孙子,只要能换来热烈掌声,做人孙子也堪幸事。所以,国人的受不受欢迎是用鼓掌捧场捧出来的,同其自身的能力和品性没有太大的关系。你不妨在台下猛鼓他的掌,然后等他下台的时候给他使个绊子,以解你迫不得已鼓了他的掌的愤怒。

    国人如此看重捧场,并以掌声的稠密为自己的无上光荣,就养成了人人凡事需做个样子,样子到了,意思也到了。看见大街上有人吵架,不用几分钟就有一圈人围上来,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接着就吸引了无数的人驻足观看。这和国人喜欢凑热闹捧场子一样,都被视之为优良传统让后人继承的。所以两人或几人坐在一起,切忌冷场,看谁能先打破沉默(这冷场是国人不堪忍受,既不礼貌也伤害了大伙的感情)。

    如有善于鼓掌煽动的人,到哪儿都会受到欢迎,被敬如贵宾。殊不料这个贵宾多是无事生非之徒,造出许多新事端而自己溜之大吉,而事端的受害者永远也不会憎恨此人的,因为人家是好心好意。即使一个人待在屋里也会憋的发疯,一阵风似地逃出来,找个热闹凑凑,实在找不到就把电视打开,自己也就勉强待下来。不过节目再精彩你也不用鼓掌,因为国人还没有养成为自己喝彩的习惯。

    鼓掌表达的是一种毫无立场的立场,因为鼓掌再响也不能表示某人受到了你的赞同和接纳。因为无动于衷,多拍几下也无妨。你看见一个人落水,拼死挣扎,便站在一边拼命地鼓掌加油,那溺水者便越频繁地挣扎。鼓掌者只忙于拍马掌,却不肯将身边的一根木头扔给对方,因为鼓掌者看多了台上的人在演戏,鼓惯了掌,看到溺水者高呼救命也认为是在表演,并不是真的。假如你把木头扔给溺水者,如同你起身抢了台上主持人的风头,都是别人不欢迎的。习惯成自然,彼此彼此,只求一个一团和气而已。人一旦被水灭顶,水面还会恢复平静,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国人鼓掌,一日真是难计其数,只要与人交往,就要随声附和,嘴巴不济就要辅加掌声。谁能算得过来自己的一天究竟鼓了多少次掌?这同统计自己一天讲了多少句话一样困难。说话是为了生存交流,鼓掌便是提醒你,没有开口说话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