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人性阴阳学: 做人先做事 > 病入膏盲之际

病入膏盲之际

    没有人能像病人那样体会人情的冷暖和世态的炎凉了。一个人久病不愈不是医生也成了半个哲人。因为从病理入手,来解世间万物是否合乎情理要容易得多。诸如人之灵魂的精微之妙只有患病在床时,才能有机会被迫加以沟通,不是病人没有这个福分。人一生病便要接受恐惧的磨练,因为有很多病并不能夺取人的生命,却让人备受折磨,尤其是那种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病症更是难耐,时常进入暗天乌地的末日情境,使你病愈之时,同死里逃生差不多。

    但人一患病便有了很多接近自己,亲近自己的机会,知道生命之中孰轻孰重,什么可以争取,什么可以放弃了。尤其是经受过生死考验的病症,使你有机会端详了一番自己死亡之后的场景,竟比人世安宁吉祥很多。但你还是活过来了,人一冲破死亡的恐惧真也接近大智大勇了,这便是命运可谓公平的赐予。用病体换来的经验让健康的人值得珍惜,可惜没有生病的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患病的感受是一种难与人言的极度自我感受,绝不要生出和谁去沟通的愿望,因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病因相同,患病的程度相等,但各人去感受时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而且每一个人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

    一个女人如果能找到一个有患病经验的丈夫,比找到一个高明的大夫要实惠地多。因为大夫对生死需要一种超然的冷漠,因为你不能要求他给病人做手术时,自己也感到疼痛。而患过病的人却能让人备觉温暖,因为他知道你真正需要什么,尤其你也偶尔有个小病,更能被其恰到好处的关怀和无微不至的体贴感动,使你领会到一种全新的真切体验和对善良的认知。

    一个大病初愈的人,脸上总会露出纯真至善的光芒,甚至在你需要鼓励的时候,最能接受一个病人的劝诫。这倒不是因为你同情病人,而生出不忍之心,而是他用病体之理来论证你的困境,总是非常切合你的实际,唤起你自助的勇气,一切便也随之解决。人生诸多苦恼,原本不过如此,都是人本来可以克服和战胜的,但人一直没有机会去直接感受自己的力量。生病给你提供了认识自己的机会,你看到自己的真相,足以让你反省以前的过失。这些过失本来多少可以避免,因为没有经受生病的痛苦而忽略了它。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生没有生过病的人似乎成为一种不那么圆满的欠缺,他起码不知道人生还有一种疼痛曾经如此惬意,给净化自己尘俗的污垢提供了契机。这是一种幸运,让你掌握了善解人意和理解别人的本能。人会时常感到你的亲和力。因为你知道一个人从无助的地步挣扎过来是什么样的状态。谁也帮不上你,你只有靠自己去不用挣扎而挣脱病苦,感受生命自然的力量赋予一种不可多得的自由,从你的梦幻般的命运中诞生,不用矫饰,而浑然天成。这些都是一个没有患过病的人得不到的财富。

    一个从不患病的人根本无法去接近自己,他们爱惜自己是爱惜身体,而不是爱惜生命。爱惜身体只能做很多重复的劳作而不疲倦,而爱惜生命却能有所选择,做得多是人生一世必须做的事情,并从中感受到宁静和幸福:一个是**爆发的快感,一旦过去就是疲劳;一个是不露痕迹,从心底的从容和无止境的空灵。这在没生过病的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