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遇见觉知的自己 > 第八章 觉知问答:觉知的信念——中国精神(11)

第八章 觉知问答:觉知的信念——中国精神(11)

    第八章  觉知问答:觉知的信念——中国精神(11)

    第二个故事:

    公元1877年,光绪三年。这一年,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省遭受了三百年来的特大旱灾。山西省为灾害之首,颗粒无收的情形随处可见,灾荒持续了三年。据清政府官方记载,当时在山西,死于这场灾荒的就有近1/3的人。

    发生这样大的灾情,商人也不可幸免。众多晋商豪门中,常氏家族的损失最为惨重。当时支撑常家基业的主要生意,是与俄罗斯商人做的茶叶贸易。大量的茶叶从江南产茶区运往俄罗斯边境,以前都用牲畜做运输工具,眼下大灾之年,粮食绝收,连人都要以树皮、草根果腹,组织牲畜运输队的希望自然破灭。

    由于商路的断绝,过去晋商每年向俄罗斯输出的250万担茶叶锐减到8000担,常家的损失自不待言。为不坐以待毙,常家想出各种办法来渡过难关,包括省吃俭用、缩减开销等。但与此同时,令很多人不解的是,常氏家族在这紧要关头却对外声称,要拿出三万两银子,在家族祠堂中修造戏台。

    很快人们就明白了,常家表面是造戏台,其实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赈灾,帮助同村和邻村的乡亲们度过灾年。赈灾也不让人感觉施舍,用修造戏台的办法告诉大家,只要你能搬动一块砖头,我就给你一餐饭。

    常家人认为,沽名钓誉的名声,断然要不得,他们把自己的善举,用修造戏台这样的借口掩饰起来,而掩盖乐善好施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让那些得以救助的人对那餐宝贵的饭食安心下咽,又保住了面子。

    大灾持续了三年,常家的土木工程也持续了三年。无论当时的被救助者,还是后来的知情人,恐怕没有人说得清,一个以经商获利为业的家族,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流传至今,已经说明,当时的常氏家族救助的绝不仅仅是当地的灾民,他们坚守的是支撑晋商兴旺发达四百年之久的儒家文化,他们挽救的是在那个生死攸关的时刻险些对生命失去希望的人性和人心。

    第三个故事:

    大德通是乔家大院的第三代主人乔致庸一手创办的票号。

    清末社会动荡,辛亥革命改朝换代,许多票号不是业务被官方银行夺走,就是因为时局艰难,存款大幅度萎缩而面临倒闭。资本实力雄厚的大德通也历经劫难。

    1926年,冯玉祥的部队在北撤途中,300万担的粮食和150万担银元都摊派到乔家开设的商号,遭此劫难的乔家商号大伤元气。到了1930年的中原大战,乔家票号大德通,真正是到了生死抉择的时刻。

    当时,山西发行了一种钞票叫晋钞。中原大战中的阎锡山失败后,晋钞大量贬值,25块晋钞抵一块新币,几乎成了一张废纸。这种情况下,面对来取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