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遇见觉知的自己 > 第一章 觉知的意念:信念(16)

第一章 觉知的意念:信念(16)

了她的可怜,她一定不可能对自己有建设,她有的一定是对自己的破坏。首先,她自我可怜的意识会让她自哀自怜,自怜的结果会让她更加悲观,一个悲观的人通常不大会主动去找朋友而朋友也不大愿意接受她。接下来就因为周围人对她的冷落,她便一再加深了对自己的自怜。再往后,即使她碰上一个爱她的人,她也不大会与那人正常相处,因为她在暗处待得太久,突然遇见一个好人,就好像忽然从夜路上瞥见了光明,她对那人的期待会让那人格外紧张,她也会为自己的敏感一再自惭。久而久之,她的敏感会伤害爱她的人,她也会为自己的纠结一再悔恨;进一步,如果爱她的人不甚仁慈,那人的不敬或出格又会给她更大的伤害。

    这样她就陷入一种无形的恶性循环:一个破坏自己的人,他一定会因着自身的破坏而造成对他人的破坏,且破坏的律动循环往复,破坏的力度也愈演愈烈。刚好应了那句话:被伤害了的自尊心再去伤害别人,是世界上最惨的事。

    实际上,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女孩,即使她对别人再有“破坏”,对世界来说,她的破坏也无伤大雅;坏就坏在,世界上还真有一些举足轻重的人,他们根植于意念力的破坏足以毁灭世界。

    让我们来看希特勒。

    2.认同侵略者——仇恨——破坏——魔鬼的噩梦

    儿童心理学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在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中,孩子从来不听你怎么说,孩子看你怎么做。因为实际上,引导孩子的行为并非父母的语言,而是父母的行动。孩子是通过行动来学习父母的,而不是语言,特别是对未成年的小孩子,在他那无意识的感觉里,语言的权威远抵不过行动。这是因为父母在郑重场合使用语言时,多半都是在训诫孩子,而语言训诫对孩子就像一本天书,晦涩难懂;加上父母在训诫孩子时,往往失去理智,情绪激动,这种情况下的语言训诫对孩子就更不起作用了,非但没有作用,还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