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理想形象

你的看法,但你不能去操纵。



    如果有大树一时高兴,类似东汉末年许邵的“月旦评”,为你品评夸奖几句,对你理想形象的树立作用极大。人力资源部的年终考评或许是走过门,而关键人物对你的印象和评价,则经常在晋升时起决定作用。



    然而群众的意见不可不顾及,特别是一些能量颇大、颇有背景的同僚,给你扣上“媚上欺下”的大帽子,一有不慎反而影响在关键人物心目中的形象,变成一个“两面派”,做人就难了。如果你试图通过“创新”或更准确叫“标新立异”,远远摆脱这种形象塑造工程中常见的困境,实际上是很难的。无数教训证明,越是“标新立异”,越有可能成为“枪打出头鸟”的靶子。所以,形象塑造的策略是:要出人头地,但只高人半头。既能让关键人物注意到你,又不那么太“出位”而引发群众的反感。



    让我们看看1961年的杰克·韦尔奇。当他实在无法忍受自己的上司科普兰而提出辞职,并准备开车离去时,科普兰的上司、年轻的鲁本·加托夫叫住了他,并邀请韦尔奇夫妇共进晚餐,终于挽留了韦尔奇。加托夫是韦尔奇在GE职业生涯的大树系列中的第一棵和极为重要的一棵。加托夫在GE一路晋升,后来做到GE全球战略计划负责人的高位,而韦尔奇则一路接替他留下的职位。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从韦尔奇最终抵达总部担任部门执行官时,在回忆录中写的一句话来理解:“这个地方(总部)非常安静和正规——既冰冷又不友善。鲁本·加托夫曾说服我留在GE,自己却在1975年离开了它。”短短一句话,蕴藏无限味道。1961年,韦尔奇不过是加入GE一年的新人,并非他直接上司的加托夫为什么会亲自挽留他呢?



    韦尔奇写道:“我们曾在几次业务总结会上见过面。我们保持着联系,因为每次我都能提出一些超出他预期的看法。作为一名初级开发工程师,我给了他一份详细的成本报告,其中包括物理分析和竞争品分析,这根本不是什么意义重大的分析,但是它来自于一个穿着白色实验服的家伙,就有些非同寻常了。我想要做的就是‘脱颖而出’。如果我仅仅回答了他的问题,那么就很难引起注意。其实每当老板们提出问题时,他们在脑海中早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他们只是想得到再次的确认而已。为了显示与众不同,我想我的回答应该比提出的问题范围更广一些。我想给出的不仅仅是答案,还有意料之外的新鲜观点。”加托夫显然注意到了韦尔奇的与众不同,而韦尔奇的同事们和直接上司,显然没有注意他这种似乎自作聪明的行为。于是,韦尔奇“非常幸运”地在GE的第一年就如愿以偿地脱颖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