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1855—1916)根据天王星、海王星的运动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预言在海王星外可能还存在一颗未知的大行星,并指出了这颗未知的行星所在的大体方位。

    遗憾的是,洛韦尔耗费了大量心血,经过十多年的观测,利用各种仪器对天空进行拍照搜索,直到去世仍未能找到他所预言的行星。

    在洛韦尔之后,天文学家匹克林继续做着洛韦尔的事业。他也拍摄了大量的天体照片,一干又是十几年,还是无所发现。

    美国业余天文爱好者汤博,在1930年利用折射望远镜沿着整个黄道进行系统拍照,经过比较,发现照片上有一个光点的位置有了明显的移动。他用望远镜直接跟踪观察,终于获得了天文学上的又一重大发现——人们期待已久的冥王星终于被找到了。

    当汤博宣布这一发现,指出冥王星的位置就在他拍摄的双子星座的照片上,与洛韦尔所指出的位置只差五度时,匹克林猛然想起自己也曾拍摄过那个方位星空的照片。他找到那张照片,很容易地在自己的照片上找到了冥王星的亮点。

    他回忆起来了:记得那天拍摄时镜头好像没擦干净,照片上冥王星的位置正好有一点灰尘的影子。他当时没有在意,错将照片上的冥王星当成了镜头上那一点没擦干净的灰尘。这导致匹克林最先拍摄的冥王星的照片静静地沉睡了11年,他也因此失去了发现冥王星的机会。

    当我们为洛韦尔和匹克林的辛劳深感敬佩和惋惜的时候,又不能不对汤博的敏锐深感敬佩和折服。

    与其说是镜头上的尘点阻碍了匹克林的重大发现,倒不如说是心灵上的尘点阻碍了匹克林的重大发现。由心灵酿成的误差比由肉眼酿成的误差更可怕。

    机会永远给予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的奇迹。

    同变化交朋友

    有一天,佛陀和他的侍者走在路上,天气格外地炎热,太阳简直像下火一样。到了中午的时候,佛陀饥渴难耐,便对侍者说:“刚才我们不是经过一条小河吗?你去弄些水回来。”

    于是,侍者拿着盛水的容器去了。路并不远,他很快就找到了。但是他刚赶到那里,就有一队商人骑着马从那条小溪经过,溪水被弄得浑浊不堪,哪里还能喝!他只好转身回去了,见佛陀后说:“溪水被那些商人的马队弄脏了,实在是不能喝了,还是重新找条小溪吧!我知道前面还有一条小溪,而且溪水非常清澈,离这里也不算远,大概得两个时辰的路程。”

    佛陀说:“我们离这条小溪近,而且现在口渴难耐,为什么还要再走两个时辰的路,去找前面的那条小溪呢?你还是再去一趟刚才的那条小溪看看吧。”

    侍者满脸不悦地拿着容器又去了,心里想:“刚才不是看过了嘛!水那么脏,怎么能喝呢?现在又让我去,岂不是浪费时间白跑一趟吗?”

    他走出不远就改变了主意,转身返回,满腹牢骚地对佛陀说:“我都已经告诉你了,溪水被弄脏了,你为什么非要我白跑一趟不可呢?”

    佛陀什么也没有向他解释,只是耐心地说:“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你现在要做的只是顺从,你肯定不会白跑的!”

    侍者无奈,只好又去了,当他再次来到那条小溪旁边的时候,看到溪水是那么的清澈、纯净,泥沙早已经不见了。

    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