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掌控媒体 > 普通人与媒体(5)

普通人与媒体(5)

境遇并不像其起初说的那样无助。每年录取通知书下来后,他就频繁地向当地各个部门求助,于是就会得到不同程度不同数额的贷款或爱心救助,最多的一次达到4100元,基本凑够了曾青的学费,但结果是曾青返回旬阳复读。

    疑点2:年龄问题

    在旬阳县招生办,记者看到庙嘴村村委会出具的一份证明,称曾青系1974年6月22日生。曾青的母亲也亲口对记者说,曾青是属虎的,这从年份上与村委会的证明一致。而曾青常常自称是24岁。

    记者还从旬阳县招生办了解到,曾青并不是从1998年才开始参加高考,而是在1996年就第一次参加了高考,但当年和随后的1997年都接连落榜,这一点曾青从未对人说过。

    疑点3:诚信问题

    2003年,世界宣明会(创立于1949年,是一个发扬人道与博爱精神的国际慈善团体)准备给考上大学的部分贫困学生提供资助,安康市有关负责人得知曾青的一些情况后极力推荐,要求给曾青留一个名额。但在填写调查表的时候,曾青却把年龄写成了“20岁”,家庭年收入填的是“50元”,这明显不合实际的数字让世界宣明会的资格审查人员当即生疑,随后到当地实地了解,最终取消了对曾青的资助决定。

    9月初,中央电视台得知曾青事件后,赶赴旬阳县采访曾青。采访结束后,央视记者向旬阳县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这样评价曾青:“他在镜头前的感觉比某些官员还要好,他清楚地知道政府重视什么和媒体关注什么。”

    曾青的家境确实贫寒,他的非同常人的遭遇着实让人同情。由于他本人非常清楚他的遭遇中值得同情之处,他便将其夸大甚至故意扭曲事实。他一次次向政府、向媒体、向社会求助,通过社会捐赠解决了求学费用问题后,却又一次次选择了退学。从而把为他呼吁的媒体和向他献爱心的人们推到了尴尬的境地。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