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与鲨鱼共游 > 敏捷的“静观”。三岛由纪夫非

敏捷的“静观”。三岛由纪夫非

拿发表文章来说,便可同时与采访人员、出版业者和读者三种人接触。

    手法之二:通过社会活动。

    如果你具有想交新朋友的热诚,下班之后机会多的是。

    譬如:你可以参加某些俱乐部,可以举办同学会;此外,业余的乐团、剧团、合唱团,或社会团体都是扩大交友的好地点。作法很简单,但效果极理想。如果再有机会认识一些社会名人更佳。

    手法之三: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要想晋升成功,就必须使自己成为焦点,让公众和上司了解自己、信任自己、支持自己。有些下属虽然才华盖世、能力超群、成绩卓著、年富力强,足可以胜任更高一级职位的工作,但因其才华、能力、成绩鲜为人知,终难晋升。当然获得晋升成功的最有说服力是你的成绩,但是在今天的时代,工作表现好的人大有人在,况且工作做得好的人可能获得加薪或某种精神鼓励,但并不表示可以获得晋升的机会。

    亚特兰大的哈维·柯尔曼对于晋升之道提出了新的见解。他在IBM工作了11年,其中有一半时间是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目前他正担任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可口可乐公司、智囊以及默克等公司的顾问。柯尔曼根据他在多家大公司的所见所闻,将影响人们事业成功与否的因素作了如下的划分:工作表现只占10%,给人的印象占30%,而在公司内曝光机会的多少则占60%。柯尔曼认为,在当今这个时代,工作表现好的人太多了,工作做得好也许可以获得加薪,但并不意味着能够获得晋升的机会。他发现,晋升的关键乃在于有多少人知道你的存在和你工作的内容,以及这些知道你的人在公司中的地位影响力有多大。

    这个说法可靠吗?辛辛那提的管理顾问克利尔·杰美森也给出了同样的意见:“许多人以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顶头上司就一定会拉自己一把,给自己出头的机会。这些人自以为真才实学就是一切,所以对提高个人知名度很不经心,但如果他们真的想有所作为,我建议他们还是应该学学如何吸引众人的目光。”

    由此可以看出,曝光机会在晋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你想得到快速的晋升,最好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机会绝非偶然。所谓“等待机会”,也需为迎接机会先做好准备工作。在这个前提之下,幸运已不是单纯的幸运,而是一种计划中的幸运。正在成长的企业能带给你许多机会,朋友与顾客、同事、上司间也会有人带给你机会,此外,在许多人看得到的地方工作,机会更多。但问题是,你不但要置身于机会当中,还需要看准时机伸手去抓才成。

    职场箴言二十四

    无论什么时候,也无论什么情况之下,都切勿将机密或私有的资料外泄给没有必要知道的人,对公司要忠心。不要接受跟自己的或自己所在机构利益有冲突的人或者单位的礼物,如果有疑问,可向上司反应,查明这是否跟公司的利益相抵触,慎重选择后再做决定。

    人生的路往往崎岖坎坷,不要抱怨命运不给你机会。只要你不屈不挠,主动迎接逆境的挑战,创造机会,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渡过每一个难关,那么厄运就会给你让路,机遇也就会来光顾你。

    正如卡耐基所说的:“等待机会,是一件极笨拙的行为。”因此,不要以为机会像是一个到家来的客人,她在你门前敲着门,等待你开门把她迎接进来,恰恰相反,机会是一件不可捉摸的活宝贝,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她有时潜伏在你的工作中,有时徘徊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你如果不用苦干的精神,努力去寻求、创造,也许永远遇不到她。

    “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机会也不例外。机会的发现、利用是以自己的努力为代价的。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曾说:“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法国细菌学家尼科尔指出:“机遇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她的人。”不管你等待多久,机会不会自动前来敲门,机会的得来是要靠人们付出艰辛的劳动的。企图期待别人为你制造奇迹或期待明天或将来出现奇迹,是不切实际而且必遭失败的幼稚想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成功包括下属晋升的成功也是靠自己努力争取的结果。世上没有救世主,只能靠自己。鲍伯怀特是工程物理专业的学生,为了在毕业后能投身到自己所热衷的商业经济领域中去,毅然放弃了别人羡慕的免试上工程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以及去知名大学当博土生的机会,在别人不解的目光中,苦学了两个月,考入某大学经济系读硕士。在学习之余,鲍伯怀特投身社会、亲身体验,在社会上选择最能使自己发挥才能的领域。他被聘为某杂志社特约记者,是某科技开发公司的战略发展顾问……

    这些工作一方面给鲍伯怀特带来了丰厚的报酬,但更重要的是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感触和经验。毕业后,鲍伯怀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家他认为最适合自己,最能表现自己才华的大公司。短短一年半他已由一个普通职员升为公司副总经理,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由此可知,为把握成功机会而作的各种准备会给您的晋升带来成功的希望。当然,在追求晋升的过程中所做的各种准备应掌握以下技巧:

    1)这种准备工作不是盲目地什么都尝试,而应该是在自己理想范畴内尝试,这样有目的有目标地尝试可以获得准确的体验。

    2)这种准备工作主要应针对自己的学历、兴趣、能力及自身优势能否适应的工作。

    这种准备工作主要是为了获得成功与失败两方面的体验,为今后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间处处有机会,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只有懂得珍惜它的人才能知道它的价值,只有持之以恒追求它的人才能受到它的青睐。你付出的愈多,你抓住的机会就愈多,你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相反,你付出的越少,你的机会就越少,成功的希望就越渺茫。有些人把学业上无建树、工作上无绩效、仕途不通达,一概归咎于没有机会,还以为自己才华盖世而不遇良机。那些只会发“萋蒿隐没灵芝草,淤泥藏陷紫金盆”的感叹的人,永远也不会尝到成功的甜果!

    大哲学家萨特曾对人类相对的境况作过绝妙的比喻。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群豪猪,由于寒冷,它们之间拼命地向一块儿聚集以保持温暖,同时,它们之间又必须保持定的距离,因为如果凑得太近的活,豪猪身上的刺就会最终造成彼此的伤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确就是这么微妙,既要相互依赖,又要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这个比喻还暗示我们,距离感是人际关系中最根本的法则之一,同时它也是人际交往中最难把握的问题之一。一个人,如果知道距离的重要性,知道对不同的人应该采取怎样的距离,知道如何维持和调整这种距离,那么他在社会交往中就会显得游刃有余。在我们运用等距这一艺术时应把握两点:

    1)距离不宜过大,距离过大不利于培养融洽的上下级关系和形成良好的工作配合。

    2)距离不宜过小,距离过小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后果。

    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一般说来,每个人都有他光彩的一面,也都有他相对阴暗的一面。有个寓言故事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挂有两个袋子,一个袋里装有优点露在身前,另一个袋里装有缺点藏在身后。不管这是不是人性的弱点,但把自己光彩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把阴暗的一面隐藏起来,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