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经济管理 > 中国高层经济智囊 > 第三章 厉以宁:“一生治学当如此”(4)

第三章 厉以宁:“一生治学当如此”(4)

代表。罗志如先生对他悉心栽培,经常把英文书刊借给他阅读,使其思路顿开。

    正是从这时起,厉以宁开始对兰格理论进行探索,后来他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正是罗志如老师使我最早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在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与西方传统的市场经济之间,还存在着第三条道路,似乎兰格就是这条道路的代表。” 现在看来,兰格理论对厉以宁的学术观点有很大的影响。

    北大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之校训,得以避开复杂的政治环境,保持活跃自由的学术氛围,不被教条主义和政治运动左右。此外,学校大师云集,经济系更是汇集马寅初、陈岱孙、陈振汉等大批杰出的经济学人,丰富的学术思想交织碰撞,令人如沐春风、心向往之。在这样的氛围中,厉以宁惜时如金,不断学习,使知识体系更为完善、经济学认知日趋成熟。

    经过4年耕耘,1955年夏,厉以宁从北大毕业,他期望从事经济学理论以及具体经济问题的研究。正当踌躇满志的厉以宁准备在经济学舞台上大显身手时,一段插曲让这位北大骄子沉寂了很久……

    4.在经济系资料室的那些年

    厉以宁毕业时满心期待,期待着为刚刚起步的经济建设贡献微薄之力,谁知却被分配到北大经济系图书资料室。这份工作轻松有余而**不足,并不是厉以宁那样的年轻人所喜欢的。

    对于厉以宁进资料室的原因,有两种说法。其一,来自外面的传言,据说厉以宁当时认为自己口才不是很好,不适合教学岗位,经济系鉴于他在读书期间就从事过西方文献的翻译工作,就将他分配到图书资料室,从事图书资料的编译工作。另一种说法则与当时的国家形势息息相关。政治运动的热情开始激荡,理想主义的光芒消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喧嚣归于平寂,知识分子纷纷钻进书斋,不问世事,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