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经济管理 > 中国高层经济智囊 > 第一章 吴敬琏“经济学家的良心”(7)

第一章 吴敬琏“经济学家的良心”(7)

压开始,私营经济进一步萎缩,这是吴敬琏所不愿看到的。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令人感到紧张不安。春天,吴敬琏去英国访问。归途中看到“苏联剧变”后衰败的景象,对计划经济又产生新的认识。

    1990年7月5日下午,吴敬琏应邀参加**中央总书记**召开的经济问题座谈会。

    会议开始后,“计划派”打头阵。他们认为改革出问题,是因为有方向性错误,应该以计划取向却搞了市场取向,是喧宾夺主、南辕北辙。吴敬琏第二个发言,针锋相对地指出,改革遇挫的原因不是市场取向不对和改革“急于求成”,而是市场取向的改革不够坚决、不够彻底。而不彻底的原因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方针不妥,应该明确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这是吴敬琏第一次在重要场合倡导市场经济,他的讲话引起反对者不满,被打断多次,但最终坚持讲完。

    会后不久,便传出吴敬琏受到批评的消息,他还得了一个明显带有贬义的绰号“吴市场”。

    理论上的纷争难较高下,反而是现实给出了答案。1990年9月,吴敬琏到江苏参加全国企业家座谈会。随后一路南下,到浙江、广东和海南。看到乡镇企业在懵懂中绽放的活力,吴敬琏越走越有信心,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已过临界点,没有回头的可能,而且经济形势会很快好转。

    事实证明吴敬琏的判断是正确的。接下来的1991年,政治气候悄然转暖。2月和3月间,《解放日报》连续发表署名为“皇甫平” 的系列文章,探讨路线问题。其中《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一文写道:“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这实际上出自邓小平春节期间在上海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