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经济管理 > 中国高层经济智囊 > 第一章 吴敬琏“经济学家的良心”(6)

第一章 吴敬琏“经济学家的良心”(6)

    第一章 吴敬琏“经济学家的良心”(6)

    此次会议的全称是“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讨论会”,又称“巴山轮会议”。从保存至今的会议记录资料来看,与会专家几乎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过热,有必要采取从紧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会后不久,决策层决定实施宏观调控,为吴、厉的调控之争画上句号。在接下来关于改革主线的争论中,吴敬琏与厉以宁再次相遇。

    中国经济学界,厉以宁最早提出企业股份制改革,素有“历股份”之称。在他看来,企业改革是经济改革的核心,应坚持以企业制度改革为主线,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故又被称为“企业主体改革派”。吴敬琏并不认同“企业中心论”。他认为,市场经济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靠“单兵突进”的改革方式会造成诸多短板,必将拖慢整体改革进程,因此经济改革必须全局思考,整体推进。厉以宁称吴敬琏是“价格改革主线派”,而吴敬琏更愿以“整体协调改革派”自称。

    今天看来,两种声音的背后是决策层不同改革思路的交锋。但改革激流暗涌,时局瞬息万变,日后无论“企业主体”还是“全面推进”,均没有得到彻底的弃置,也未得到根本的推行。两种思路随局势反复,较量多年都没有分出高下。而理论界之外,改革实践在不断变化的步伐中摸索出了契合的节奏。

    回到1985年,围绕改革总体思路,吴敬琏和厉以宁这两个“1930年出生的江苏人”据理力争,互不相让,孰优孰劣,一时难以分辨。不过,论战的双方却因为闹出很大动静,反而互相成就了对方,渐渐在经济界之外建立起各自的名声。

    4.市场经济的旗手

    时局如棋,变幻莫测,谁也不会想到,刚敲定的中央经济政策会在春夏之交突然转向。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