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励志成功 > 人最大的智慧是对待生活以及处理生活的态度 > 第一节 掌握知人之法(2)

第一节 掌握知人之法(2)

在得人”,发出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感叹。这不仅是看重人才在决定战争胜败、国家兴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对知人识人不易的感慨。为此,所有成大器者,没有不会看人识人的,他们不仅是知人识人的专业研究员,也是深有资历的识人专家。

    人的识别,是对人的觉悟、品质、知识、工作能力、性格、精力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历史考察与评价。“知人”既是人才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对人合理评价和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可以说,知人是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基本保证。没有识人的“慧眼”,“近己之好恶而不知”,就不能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原则。知人是对人才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知人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激励人才奋发进取的有效措施。

    刘邦的长处是善于知人用人,大胆从基层中提拔人。陈平的重用就是其中一例。刘邦看中陈平的长处,因此,没有猜疑他是归降之臣而重用之。等到大臣谗言毁之时,刘邦却深明用人之道,不予理会,对陈平厚加赏赐,提升为护军中尉,监察全体官兵。从此,诸将再不敢谗毁陈平。

    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唐太宗曾说的“何代无贤”非常值得今天的识人用才者深思、借鉴。唐太宗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就是因为他知人识人。

    “人之难知,不在乎贤不肖,而在于枉直。”即识别虚伪和诚实。人有坏人与好人之分,英雄有真英雄与假英雄之别,君子有真君子与伪君子之差。人还可以分为虚伪与诚实;有人表面诚实内心藏杀机;有“大智若愚”,表面看上去是愚笨的样子,而内在里却是聪明之人;有“自作聪明”而实际愚笨的人……

    难怪人们常说,“天下者,知人为难。”今天,大家懂得知人难,就不会对人轻易下结论,就会更科学地鉴别人,就会更冷静客观地证人。

    “事之至大,莫如知人”。对于领导者来说,“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没有比识人更重要的了。对聪明的人来说,“知者莫于知贤”,没有比发现和了解贤者更重要的了;对于主持政务的人来说,“尚贤者,政之本也”,尊重贤士是治政的根本。“求治之道,首与用贤”。治理国家的方法,首先在于使用贤人。“安危之本在于任人”,即国家安危的根本在于任人。

    “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焱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

    这就告诉人们:对于治理国家的人来说,任命有才能的人为官,按照礼制确立政策法规,以仁爱之心安抚百姓,凭借信义结交邻邦。如此,官员由有才干的人担任,政事得到礼教的节制,百姓人心归附只因为他的德行,四邻亲近友善只因他的恪守信义。这样,国家则会安如磐石,炽如火焰,触犯它的一定被撞得粉碎,冒犯它的一定被烧得焦头烂额。如此,即便是有强暴的敌国存在,又有什么值得畏惧的呢!但要做到这一点,只有知人才能为事之至大。因此,一个成功人士首先必是一个善于识人知人的高手。

    所以,我们说,成事之先要识人,识人方可兴大事。心理学感言

    一个人要想成事,先得学会识人。识人就要坚持“不一个人看人,不一只眼睛看人。”坚持用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人,做一个善于识别“千里马”的“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