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文学艺术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评 > 第四章 “新写实主义”电影思潮(6)

第四章 “新写实主义”电影思潮(6)

    第四章 “新写实主义”电影思潮(6)

    第六代导演的电影精神就是一种殉难者一样的“苦难精神”与“苦难意识”。苦难是人类文学的一大母题,也表现了一种普世情怀。中国的当代历史,经历的苦难太多,第六代导演将中国当代普通百姓的苦难作为他们共同的艺术表现,真诚地感受苦难,感受人民,他们的电影就表现出了人道主义精神。第六代导演的电影精神就是“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性真、善、美的呼吁渴求。他们对自我灵魂的无情撕裂,对苦难记忆的深情回眸,对历史命运的独特反思,对生存意义的无限追问,构成了他们电影表现潜在动机。苦难是人生中的锁链,一个人只有经过苦难的磨练,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巨人,才能达到对苦难的解脱与战胜。第六代导演表现苦难和歌颂战胜苦难的生存意志精神有了人类层面上的终极意义。第六代电影作品,虽然叙述苦难,但并没观众给人精神上的威压和重负,其明澈的诗化镜头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思想意境。

    总之,伟大的电影要从伟大的心灵中产生。心灵麻木,对中国现实的苦难丧失了感知力,而把镜头对准的是历史的虚构与现代传媒的做秀,这样的导演将会逐渐丧失文化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拍出的片子也将是喧闹杂色后现代生活中的一缕过眼烟云。第六代导演几乎都在国际电影舞台上有着自己的精彩表现,我们相信在未来的10年、20年,第六代导演因为其“苦难意识”与悲悯情怀的人道主义精神将会在世界影坛上继续驰骋。

    三   解析贾章柯“新写实”

    贾樟柯作为第六代导演被国际影坛热烈追捧,其作品被认为达到了新写实主义的国际风格,超越了国家审美主义倾向。本文以贾樟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三部曲”与《三峡好人》为案例,通过其电影镜头语言的分析,论证贾樟柯作品的真正涵义及长镜头虚构现实主义创作结构模式,对贾樟柯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