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养生保健 > 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 第六章 美之追求颇费周章--风雅艺术篇(7)

第六章 美之追求颇费周章--风雅艺术篇(7)

有十五个组件,拼合起来也是一个正方形,分开组合后可以得到很多图形,例如博古器物、古诗意图、八封势象、花卉风景等等。童叶庚将这些组合的图形整理成《益智图》一书并出版,使得益智图在民间广泛流传。

    益智图中包括两块大三角形、两块小三角形、两块大矩形、两块梯形、两块半圆形、四块小矩形、一块平行四边形,一共十五块,所以人们称它为“十五巧”。

    4 风筝,你了解多少?

    风筝的记忆

    当你牵着风筝奔跑时,肯定不会想到当年的古人是如何放风筝的,也很难想象古人的风筝是什么模样。在不知不觉中,风筝的记忆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风筝,其实跟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有名。

    风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风筝是依据天空的飞鸟为原型,拿木头作为材料制作而成的,叫做“木鸢”。但这时候的“木鸢”并不是用来娱乐消遣的,而是另有用途。古籍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还有“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这说明当时的墨子和鲁班都曾经制作过“木鸢”。

    在古代,“木鸢”一直被用在战争中,作为通讯和侦探的重要工具。当然,在后来又可以带上“火药”作为“轰炸机”。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人们开始用纸做风筝。

    到了唐代,因为社会安定,文化和经济都获得了发展,所以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也开始发展起来。当时的风筝叫做“风鸢”或“纸鸢”,也被用在军事上,但伴随清明节的兴起,逐渐成为民间的娱乐项目。其中最喜欢风鸢的人群是儿童。另外,当时风鸢的制作工艺和放飞技巧都已经有了较高水平,人们“以纸为风鸢”,可以放飞到“高百余丈”的高空。五代时期,亳州的刺史李邺,突发奇想,将纸鸢装上竹哨。在天空飞翔时,风吹进竹哨,声音就好像筝发出的声音,于是纸鸢就改了名字,称为“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