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养生保健 > 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 第六章 美之追求颇费周章--风雅艺术篇(1)

第六章 美之追求颇费周章--风雅艺术篇(1)

人潮此起彼伏。人群中有上层的王宫贵族,还有下层的贩夫走卒。元宵灯节在唐代的史籍称为“灯会”、“元宵灯会”。唐朝以后花灯便成为了元宵节的重要标志。

    在宋代,虽然国力渐不如前,但是花灯文化却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使宋朝成为花灯发展都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花灯走进千家万户,样式也变化万千,出现了“漂河灯”、“牛儿灯”、“孔明灯”等新样式,还出现了像“狮灯场市”等灯节。民间花灯活动中形成了一种“敬灶神”点红灯的习俗。

    明清时期,花灯活动仍然十分盛行,无论在花灯样式和活动规模上都有所发展。当时的坊间也出现灯市,贩卖各种式样花灯。当时台湾各地就有元宵制灯、赏灯的记载,花灯的样式繁多,有龙灯、狮灯、戏球灯灯。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同音,所以认为提灯、闹灯象征着人丁兴旺。

    花灯历代趣事

    花灯在汉代兴起之后,到汉明帝时又有了新发展。传说,汉明帝是个提倡佛法的皇帝。当时,被现代人称为西天取经第一人的蔡愔从印度求佛归来,告诉汉明帝:在印度摩喝陀国,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最好的参佛日,众多的僧人都会聚集起来瞻仰“舍利”。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于是就要求正月十五晚在皇宫和寺院内“燃灯礼佛”。从此之后,元宵节放灯便成了习惯,后来又传到民间并形成习俗。

    在唐代,花灯活动盛况空前。唐朝的帝王们不仅仅是元宵灯节、灯会的组织者和发起人,还是一些“与民同乐”的参与者。他们经常微服出去逛街赏灯,也允许皇亲和臣子们去。当时还规定了法定假日,所以在元宵节前后三天内机关单位都停止办公,甚至连夜间值班的“禁卫军”也可以放下工作,去赏灯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