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文学艺术 > 冰鉴 > 第五章 智慧启悟

第五章 智慧启悟

前说:“臣欲有所启。”武帝说:“公何言耶?”卫瑾想说几次都说不出口,却以手抚着武帝的宝座说:“此座可惜!”武帝悟其意,因装糊涂说:“公真大醉耶?”卫瑾就不敢再说了。

    在武帝晚年,朝臣内外见太子如此傻,都主张由武帝亲弟司马攸继位。司马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晋书·齐王攸传》记载:司马攸和武帝都是司马昭所生,因昭兄司马师无子,以司马攸为嗣。司马攸少而聪慧,及长“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经籍,能属文,善尺牍,为世所楷。才望出武帝之右。”其祖父司马懿甚为器重。武帝代魏后,司马攸被封为齐王,他协助武帝统军治国抚民,甚得官民爱戴。中书监荀勖、侍中冯鱿是以善于阿谀奉承武帝而得升官,司马攸甚憎厌他俩为人。荀勖等因司马攸得朝望,如由攸继位,将祸及己,故趁机对武帝说:“陛下万岁之后,太子不得立也。”武帝问:“何故?”荀勖说:“百僚内外皆归心于齐王,太子焉得立乎!陛下,试诏齐王之国,必举朝以为不可,则臣言有征矣。”冯鱿也说:“陛下遣诸侯之国,成五等之制者,宜先从亲始。亲莫若齐王。”荀勖、冯鱿二人的谗言,正合武帝意,于是便下诏令司马攸到封国去。司马攸知荀勖、冯鱿谗谄,气得生病。他因病不能到封国理事,便要求去守太后陵墓,武帝不许。武帝派御医去诊视,诸医知其意,都说无病,因而耽误了医治。司马攸病加剧,武帝仍下诏催他起程。司马攸不能不入辞,司马攸虽病,因素重仪容,强自打起精神朝拜,举止如常。武帝更信其无病。司马攸辞出,过了一夜,呕血而死,时年三十六。

    在立嗣上,封建统治者都是极端自私的,不管是贤愚,所立的都必须是自己最亲的血缘,又因固执于立嗣立长的传统,故使像司马衷这样的傻子继位,而逼死有贤名为众望所归的亲弟司马攸。如果由司马攸继位,晋朝历史将重写。由于司马衷继位,他不能理朝政,权力由其皇后贾南风所操纵,她胡作非为,引起“八王之乱”,使中国大分裂达286年之久,由于武帝选接班人不当,当时给人民带来的灾祸是罄竹难书的。(4)凭良心用人

    常言道,不要昧着良心说话。办事情,识人用人,总应凭着良心。

    良心是包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最核心的灵魂,隐藏在这么深的位置,现在竟有人把它取出来做交易。

    华君武那幅插着“收购良心”广告牌的漫画,三轮车的装载斗里还真装满了被收购来的良心呢!

    看来买卖良心的人还不少。电视台、杂志社,把一些名人、美人“收购”去大做假广告。出版商把一些作家“收购”去写不堪入目的黄色作品,大量向社会倾销。陷害忠良的,把坏人、恶人“收购”去做伪证。

    人体好是成双成对的,手有两只,腿有两条,眼有两个,耳有两片,唯独良心,有一个,要是把仅有的一颗良心给卖了,那还称得上是人吗?

    按照传统的说法,中国人的“良知”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者皆为“心”。因此,朱熹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朱子语类》卷五十三)这四种“心”又是仁、义、礼、智这四种“德”之所本。

    恻隐之心,是“仁”之本,即“二人”之间的同情心的意思,因此可以说是中国式的人道主义的表现。所以说它是“中国式”的,因为这种“二人”之间的“心”仍然是互相以对方的“身”为关注对象。例如,孟子用来论证“人皆有恻隐之心”的例子是:凡人看见一个小孩子将落入井中,心中总会立时出现恻隐之心——因此,是对“**”消灭的不忍(这种“心”,全世界任何地方皆会有,可以说是人类的通性)。此外,中国人的这种“恻隐之心”还表现为:看见一个人“孤苦伶仃”(尤其是失去了依恃的老年人或孤儿),会感到可怜。因此是对不经由自己选择而没有了“二人”间照顾的人之不忍。这种“身体化”与“人情化”的人道主义是很局限的。

    至于“羞恶之心”,作为一种世俗性的制约的功能就更为明显。朱熹对孟子所谓的“羞恶之心”如此注解:“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所谓“耻”,即受到“人言可畏”的制约,而自己对人之“憎”,也是憎其“无耻”,因此,仍然是缺乏一种比世俗更高层次的人情制约。而所谓“不善”,也只可能是越出了社会常轨的“不好”。“羞恶之心”是“义”之所本,而“义”就有“合宜”的意思,即去符合一渠道化了的社会义务,例如:君臣之义,父子之义,等等。

    作为“礼”之根本的“辞让之心”,就更明显地是“二人”关系中处处以对方为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做人”方式。这种“礼”自然与渠道化了的人际关系——例如尊卑、长幼、亲疏、内外——有关。

    至于作为“智”之根本的“是非之心”,就是知道该与不该之“心”。这种该与不该也是由渠道化了的人情关系(即“名分”)决定的,所谓“是非”仍然是人情的是非,而不是指抽象的原则。例如,一个人受了“自己人”的照顾,而又去“吃里扒外”,就是“是非不明”的“不该”。因此,这种“是非之心”又是很特殊化的。如果中国人越出了自己的小圈子去顾及“大义”,那就牵涉到“大是大非”的考虑了。然而,这仍然囿于自己对扩大了的人情磁场的“心”,因此依然是感情化的。事实上,在中国人之间,这种对是非之“知”,往往是指是否“感”到别人对自己的好坏,如果别人对自己“好”,而自己这一方连好坏也察觉不出的话,就变成了“没有良心”。例如,如果一个女的对男的有“心”,甚至还以照顾男方身体的方式去表露,男方不能做到“以心换心”,有时也可能会遭到“你这个人没有良心”的谴责,而与是非有关的“对”与“不对”,又总有在“二人”关系中,自己这一方是否“对得起”对方的意象。(5)不能以嫉妒心用人

    识人莫有嫉妒之心,这是因为人才的竞争不容嫉妒伴行。竞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追赶式的竞争,另一是拽拉式的竞争。这两种竞争运作形态、运作方向是不一样的。追赶式的竞争,表现为“你行我比你更行”,它通过奋斗去超越别人;拽拉式的竞争,表现为“你行我不让你行”,它通过拆台来搞垮别人。

    有人说,外国人之间的竞争是你行我比你更行,中国人之间的竞争是你行我不让你行。对前者,我没专门考证,但对后者我大有感慨。你一旦生富,他就眼红,妒火中烧;你有了才华和成绩,他就在那儿说风凉话、泼冷水;你要被提拔任用,他就站出来横加指责,甚至造谣中伤。这样使得竞争者每前进一步,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步履维艰。

    有些人为什么在竞争中,要互相拆台,“不让你行”呢?恐怕源于嫉妒的幽灵作祟。

    成为卑下心灵的奴隶,并且备受其折磨是因为嫉妒。

    嫉妒不仅使别人痛苦,而且使个人烦恼。

    嫉妒心重的人,对自己的心身十分有害。它很容易引起头痛、高血压、胃痛、心脏病等。因嫉妒患心脏病而死亡的,观察统计占患者的40%。

    嫉妒往往会毁掉自己的前程和家庭。年轻有为的周瑜因嫉妒诸葛孔明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晋代刘伯玉妻子故氏因听到他称赞曹植的《洛神赋》所写洛神的美丽后投水自杀;奥塞罗的嫉妒使他发疯地杀了他的爱妻戴芬莫娜。

    嫉妒如同心灵上的肿瘤,若你不严加防范,一旦染上了它,那就只有自寻烦恼,真是受不尽的折磨,生不完的闷气。

    嫉妒是与生俱来的,只要不离群生活,就有嫉妒存在。

    对待嫉妒,各有各的态度。有人主张,尽量表现出若无其事。对此,这里我也开出一方:养德修性。

    使人嫉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人越来越喜欢比较。比较往往导致两种走向。

    一种走向,通过比较,陷入嫉妒的泥潭。因为培根说过:“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即使对别人的身材、风度、穿着嫉妒,也少不了“不舒服”的感觉。

    另一种走向,通过比较,又会减弱嫉妒这一恶德。嫉妒并不意味着良心的泯灭。在德行高尚的人面前,有嫉妒心的人,常常受到良心的谴责而内疚。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一物降一物。人若想摆脱他人的嫉妒,那就别忘了培根“德愈增则受人嫉妒之机会愈减”的格言,下工夫修炼出良好的品德。超越别人贵在超越自己。

    “超越”是竞争结果的集中体现。

    在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中,我们总想超越别人,总想出人头地。

    “超越”别人是人的内在动力。没有超越的意识,就不会有进步,就不会有发展,也就不会有成功。

    然而,要超越别人,首先要超越自己。

    超越自己,就必须克服嫉妒的心理,抵制外界的种种诱惑。

    因为不战胜自己的嫉妒之心,就可能怨天尤人,做出伤天害理的事,那么你永远甭想超越别人。

    所以,超越别人贵在超越自己的嫉妒心理!

    超越自己的嫉妒心理,又重在冲破自私的束缚。人的悲剧就在于常常做自我的奴隶。憎恨别人,却宽容自己;指责社会阴暗,却回避自己的道义。人没有对自私的真正解脱,那就不可能走出自我。

    妒忌是人的一种通病。

    妒忌有种种起因:自发,自觉,恶意。见人有突出的成就,自己望尘莫及,由羡慕而产生妒忌,这是自发的妒忌;因别人成就超越自己,但不服气,有意贬低之,这是自觉的妒忌;如是恐人超己,或已超己,怕取己位而代之,而加以毁谤,这是恶意的妒忌。

    不论何种妒忌,都是嫉贤妒才的具体表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产生妒忌的人,是因其人自私、无能、胸怀狭窄,见人超己,便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妒忌,其甚者就加以毁谤,以致谗害。这不仅不利于人才的发展,且将阻塞贤才之路,甚至扼杀人才。

    历史上,不少人才被打击,排挤,以致被杀害,不正是嫉贤妒才的思想在作怪吗?

    费无极是楚国大夫,此人嫉贤妒才,凡受重用的人都要千方百计除掉。因其心险而巧,被害者受其害而不知。

    《左传·昭公十五年》记载:楚王宠信朝吴,把他安排在蔡国加任重职。费无极妒忌之,想除掉朝吴,他对朝吴说:“王惟信子,故处子于蔡。子亦长矣,而在下位,辱。必求之,君助子请。”又对位在朝吴之上的人说:“王惟信吴,故处诸蔡,二三子莫之如也。而在其上,不亦难乎?弗图,必及于难。”夏天,蔡国人赶走了朝吴。朝吴逃亡到郑国。楚王大怒说:“余惟信吴,故置诸蔡。且微(无)吴,吾不及此。女(汝)何故去之?”无极答道:“臣岂不欲吴?然而前知其人为之异也。吴在蔡,蔡必速飞。去吴,所以剪其翼也。”

    费无极此人确是心险而巧,他先对朝吴说,吴虽得楚王信任,但地位低下,这是一种耻辱,鼓动他伸手要官,实是以此说明朝吴因地位低而不满,为他毁谤朝吴有“异心”找根据。继而挑动官位比朝吴高的人与朝吴的关系,说他们地位比吴高,而王信吴,他们是难安于其位的。如不早图,“必及于难”。正是在这人的煽动下,夏天,蔡国人赶走了朝吴。当楚王责备无极时,他说朝吴有异心,有才能的朝吴在蔡国,蔡国一定能起飞,去掉朝吴,这就是剪除蔡国的翅膀。无极是妒忌朝吴而把他赶出蔡国,还说是为楚国打算,楚王虽宠信朝吴,也无可奈何了。

    费无极也因妒忌郄宛而设计除掉之,其手段更毒辣,且杀人不见血。《韩非子·内储说下》记载:郄宛新事楚令尹(宰相),令尹甚爱之。费无极妒忌郄宛,便设计害他。费无极对令尹说:“君爱宛甚,何不一为酒其家?”令尹说:“善。”因通知郄宛在他家摆酒。无极又对宛说:“令尹傲而好兵,子必谨敬,先亟陈兵堂下及门庭。”宛照做了。令尹一到,看到堂上、门庭都站满手拿刀枪的兵士,大惊说:“此何也?”无极说:“君殆(危),去之!事未可知也。”令尹大怒,立即回去,派兵来捉郄宛,将他杀了。

    费无极此人,可说是险诈到了极点,一方面使令尹叫郄宛在家摆酒,一方面说令尹“好兵”,要郄宛陈兵于堂下及门庭,使令尹一见就误会是郄宛要杀害他,费无极说危险极了,要令尹快走。郄宛还来不及申辩,而令尹一气之下就派兵来将他擒杀了。郄宛死得冤枉,而令尹还在梦中,只有费无极心中明白,奸笑不止,他轻易地除掉了他妒忌的人。

    王国宝初任东晋尚书郎,因其堂妹是会稽王道子妃,便巴结道子。及晋孝武帝即位,道子辅政,国宝入补侍中,升中书令、中领军,与道子权倾内外。国宝无士操行,善阿谀奉承,故得孝武帝宠信。国宝对凡与己不和或才高于己的,就加以谗毁。他阻挠孝武帝会见名士王殉,其计之巧,确是别出心裁。这事见《晋书》其本传,《世说新语》也有记载。

    孝武帝时,王国宝和王雅都得宠信,孝武帝嗜酒如命,常常酩酊大醉,以致清醒时少。某天晚上,孝武与王国宝和王雅一起饮酒,王雅推荐名士王殉,孝武叫人去召王殉,王殉已经到了门外,已听到了门卒的禀报声。国宝自知才在殉下,恐怕孝武对自己的宠爱被王殉所夺,因见孝武脸上已有酒红,便说:“王殉古今名流,不可以酒色见,自可别召见也。”孝武同意他的意见,认为这是国宝忠于自己,于是,就传令不见王殉了。

    国宝不仅妒忌王殉,甚至对他的舅父范宁也加以谗陷。范宁任中书郎,为人儒雅方正,深恶国宝为人佞诈,曾劝孝武罢免他。国宝通过道子谗陷范宁,将之调出外任。孝武帝死,其傻儿子晋安帝继位,一切由道子、国宝摆布,任意胡为,政治日益**。国宝贪污腐化,聚敛无数,侍妾上百,珍宝满库。王恭等人因恶道子、国宝乱政,以讨国宝为名,起兵进逼建康。道子便委罪国宝,将之付廷尉,赐死。

    在领导者队伍中,有这么一种人,他们总是在希望着自己升迁,同时又嫉妒乃至采取行动反对别人升迁。有此心理状态的领导者,我们就说他患上了“领导者综合征”。“综合征”者,集多种疾病于一身也。“领导者综合征”即领导者的多种毛病,通过一种“病症”表现出来,这里说的是“妒忌”。

    妒忌之心,人皆有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怕人职位超过自己,妒忌之;怕别人的日子比自己过得好,妒忌之。不过,这不算是什么坏事。我们可以利用它,从而引出竞争。你一天干三件事,我一天要干它四件;你夜以继日,我可通宵达旦。如此竞争,举国上下岂不欣欣向荣!所以,人有点妒忌之心并非全是坏事。

    我们主张在妒忌之中引出竞争,但不主张引出嫉恨。如果嫉贤妒能,并由此产生了嫉恨心理,进而想方设法阻挠别人的发展,更有甚者再千方百计地扼杀别人,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样下去,势必尔虞我诈,由此引起混乱和黑暗。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要限制自己的“妒忌”之心,以保持自己健康的“竞争”心理。大家都这样做了,已经患上“领导者综合征”的就可以使症状减轻以至于得到消除,没有患上的就可以得到预防了。(6)交心用人

    识人贵在知心,知心须要交心。同志之间有什么隔阂需要疏通,有什么误会需要消除,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往往采取谈心交心的方法。饭后工余,找上要谈的同志,或摩肩漫步娓娓而谈,或花前柳下促膝畅谈,或同坐斗室边饮茶边聊天,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通过真诚的交谈,使彼此之间的一切隔阂、误会、疙瘩、意见烟消云散,使同志之间的革命友谊更加牢固,这实在是一桩大好事。

    识人知心要交心,首先,谈心要诚心。诚心,就是诚恳之心,诚实之心。其次,谈心要交心。俗话说:“抛砖可引玉,谈心先交心。”要谈心,自己就要首先向人家交心,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加掩饰,不打折扣,更不避重就轻,争功诿过。其三,谈心要虚心。只要虚怀若谷,抱着认真听取意见的态度去谈心,人家才会和你谈。其四,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心心相印。

    谢觉哉同志在一首诗里说:“行经万里身犹健,历尽千艰胆未寒。可有尘瑕须拂拭,敞开心扉给人看。”品味起来这末一句话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因为心扉一敞开,黑的红的,五花八门,全都**裸地暴露出来,倘不是“一个纯粹的人”,倘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没有这番勇气的。

    所以,生活中便流传着另外一些话,什么“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呀,“与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呀,等等。说来说去,就是要把自己的“心扉”遮盖起来,无论说话办事,都留它一手,不要全部暴露。

    这是两种处世态度,也是两种思想方法。

    公平而论,“未可全抛一片心”,不能说毫无一点道理,问题是要看什么时候,对什么人而言。在人情如纸、尔虞我诈的旧社会,魑魅横行,好人受气,你能把心敞给压迫者、剥削者吗?“四人帮”横行时,他们的喽啰爪牙唯恐打小报告找不到材料,什么“摸底”呀,“排队”呀,到处搞“火力侦察”,你如对他“敞开心扉”,他还不把你的话无限上纲,往死里整你?还有一些交往不深、不知底细的人,甚至来路不明、形迹可疑的人,你能对他毫不保留吗?所以说,对有的人,在有的情况下,就不能全抛一片心,否则,就要吃亏上当了。

    然而,对自己的革命同志,是应“敞开心扉”的。要大胆暴露思想,心里有什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竹筒倒豆子,干净又彻底。完全不必躲躲闪闪,吞吞吐吐,犹犹豫豫,遮遮掩掩。快人快语痛快事,不做心口不一的人。在这方面,彭德怀同志的确是好榜样,他对“大跃进”等一套“左”的做法有意见,就直言不讳,当众公然提出;为了引起重视,进而上书言事;而当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和错误处理后,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直至他患了危重病症,还要去提意见。他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保持了**人的革命正气和坦荡胸怀。周恩来同志也从不隐瞒自己的思想,他平时讲话,总爱讲自己历史上犯过的错误,并且说:“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犯过的错误”,以便“让活着的人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他们敞开的心扉,像明澈透亮的水晶石,是那样明晰,那样光芒四射,容不得任何杂质,也必将照亮他们周围的人。

    “敞开心扉给人看”,就要主动地与同志交流思想。有不痛快的事,有想不通的地方,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就毫无顾虑、毫无保留地向组织和同志谈出来,以求得组织和同志的了解、批评和帮助。在谈这些困难、问题、意见和要求时,不怕丑,不怕羞,不要爱面子,不要打埋伏。对别人有什么看法,有什么不满,有什么批评和建议,也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不可在同志之间耍心眼,搞戒备,设城府。自己以赤子之心对待同志,别人也才能以真诚之心对待自己。(7)识人要有爱心

    识人要有爱心,就是要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那些真才实学的人,及时发现,及时使用,避免埋没了人才。

    优秀的领导人才是所在团体振兴和再振兴的保证,这种领导人大都对人真诚,遇事不慌有主见,坚忍不拔有毅力,再大的困难也不会把他们吓倒,这种人对于他们的上司是没事不登门,小事不打扰,总想给上司多留一点时间,以便让上司能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全局的事宜;对于他们的下属是不拉势力,不许诺言,给的是实实在在的信任、支持和鼓励,他们的人品决定他们敢于批评下属中的不正之风,也敢于同上司争论。有人说这是优点,也有人说这是缺点。优点也好,缺点也罢,反正这种人是不会跟人套近乎的。他们的信条是:以诚为本,不卑不亢,君子之交淡如水。

    对于这种人才,上司往往不会首先发现他们。因为他们不会首先进到上司的视野,因为他们不会是活跃分子。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世界著名的管理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任总裁史洛安先生说道:“凡是我第一念就想到的人选大都不是最适当的人选。”不过,此种人才一旦被上司所发现,一般都会很快地被列为提拔的名单,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到了这一步,“人才”能否被起用还是个问号。此时如果有人觉得临近于自己的机会可能落到别人之手的时候,那么他就有可能去打这个“人才”的主意,使其遭受意想不到的和莫名其妙的挑战。“人才”得到的若是“小报告”、“黑材料”之类的挑战而又没有察觉或是对此不屑一顾的话,那么他的上司对这些“小报告”、“黑材料”的内容就有可能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从而放弃或者暂时放弃已经形成的念头,把“人才”搁置起来,“看一段再说”。迎面而来的机会,对于人们来说可能多次出现,也可能只有一次。真金不怕火炼。经过一个阶段之后,当上司觉得那还真是一个人才时,恐怕这个人才的“最佳适用期”已经过去了。这不就是一种最大的资源浪费吗?退一步说,即使上述人才仍在最佳适用期内,那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哪怕是后来起用了此人才,那也不能够掩盖这种浪费的事实。如果人才没有得到起用,反而用了歪才,那就不只是人才浪费的问题了。

    识人者首先须有爱才之心。不爱才的人是很难做到识才有方的。识人之道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用父母爱儿女之心,来爱护我们所识之人。爱护所识之人的才能,要对所识之人的前途和命运自始至终给予关心照顾,帮助克服和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曹操在统一北方后,拟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他预料将需要众多的各种各样的人才,便于建安十五年(210)颁布《求贤令》,要求所属“唯才是举”。他说:“‘孟公绰为赵、魏老(家臣)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意是发现被埋没的人才),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之后,他又连续下令申明其“唯才是举”的主张并要求推荐人才。建安十九年(214)又颁布了《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他指出:“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建安二十二年(217)又颁布《举贤勿拘品行》,他列举了出身低贱,或起于下层,或在政治、品行上有各种错误的人如伊尹、傅说、管仲、萧何、曹参、韩信、陈平、吴起等人用之卒能称霸成帝,或使国富兵强以打败敌人,以说明举才不要计较其品行,只要有才能都可以推举。这是曹操对“任人唯亲”、“论资排辈”及世俗偏见的公开挑战。

    “唯才是举”在曹操起事之初就已执行了。他在与群雄逐鹿中,因急需人才,凡是有用之才他都搜罗了,甚至是敌人也能“矫情任算”而用之,如陈琳曾为袁绍写檄文骂他及其祖宗三代,张绣在渭水偷袭将之打败,杀其一子一侄,曹操后来也收降他们。由于曹操能唯才是举,其身边人才济济。

    正因曹操爱才,故常物色人才,提拔人才。《魏书》说他“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以为牧守者,不可胜数。”其身边的谋臣如荀彧、郭嘉、贾翊等都是三国时一流人才。也因其爱才,其麾下不少人甘为之效死尽忠,如庞德被关羽擒获后,关羽以其主将马超在蜀劝其投降,庞德拒不降蜀,愿以死报曹操知遇之恩;许褚在战争中常冒死保卫曹操,使曹操多次转危为安;典韦在清水之战中,以死拒敌,使曹操安然脱险。(8)通过握手了解人

    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与心理,有许多方法。握手,也可以作为分析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和态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握手的方式和力感,我们可以寻求其中内含的答案。

    在我们当代青年的交往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主动伸出手与对方相握的人,往往显得较为主动、大方。实际上,可以认为这不仅是较丰富的交际经验与交际能力,而且是具有较强的自信心的表现。

    如果一面同对方握手,一面用眼睛注视着对方面孔的人,在心理上有着较强的优势,是一种不大容易妥协的人。自信,是这种交际方式的深层心理结构。

    如果是女性,则表明这种一边握手一边注视的做法,是她有意引起对方注意,以获取对方对自己的好感。对于公关小姐或其他长期从事接待、交际工作的女性来说,这种握手方式则表示认为自己工作能力强,有自主意识的个性。

    无力握住对方手的人,性格较脆弱,依赖感强。

    握手时,软弱无力,表现出完全被动的姿态的人,缺乏坚强的个性,遇事可能优柔寡断。

    绵软地和别人握手,则表现为一种标准的中国风格——后发制人,遇事让三分。先静后动,以退为进。当然,也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较为明确的自我规范。当外在的人、事冲击了这种自我规范的界限,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冒犯行为,就会产生强烈的反应,进行猛烈的反攻,甚至是恶狠狠的报复。但是,不能认为他们缺乏主动意识,我们应看到,他们进攻性的主动行为虽弱,而和平性的主动行为并不是弱的。而这种和平性并不一定表现为热情。因为外化出来的热情,往往是一种主动性的进攻行为。

    如果,我们使用自信和不自信这样的概念进行区分的话,则可以将上述这种情况理解为在进攻性的领域持疑问态度,故可以称之为缺乏自信。

    如果过分殷勤地同对方握手,则表现出这个人目的性很强,会奉承巴结人。如果用卑谦的神情一再同对方握手,则表明这个人怀有某种目的,因为握手不过是一种礼节性接触,过分看重这种接触,就是弦外有音了。

    曾经有一位大学老师,一心想去某国讲学,恰好有个机会,那个国家有位知名学者来华访问,安排她陪同。于是,在大家致见面礼时,她就格外用心,用极恭谦的姿势致礼,此情此景,旁观者清。但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在知名学者访问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那位老师果然提出了出国讲学的要求。

    典型的美国式握手,就是所谓的政客式握手,在竞选活动期间,候选人通常用右手拉住对方的一只手,再把左手握在上面,用这种方式,可以表示信任和亲密的感情。候选人也确实用这种方式博得了一些人的好感。但是,更多的人认为这样握手纯属虚张声势,给人以假惺惺的感觉。虽然如此,很多政客还是坚持用这种方法。

    用力握手是一种显示力量的表现。见面时用力握住对方手的人,一般主动性较强,性格外向、爽快、办事讲究效率,但有时容易急躁。这种人虽然自我意识很强,但办事急于求成。

    如果你一直敬仰某个人,又偶然与之相识了。那么,你一定会十分高兴,同他握手时也会不知不觉地加了把力气。这种冲动的力量,表明你对同对方的相识感到很兴奋,希望能继续同他交往。所以,从对方握手的力量感上,也能表明交往的诚意和信任的程度。

    握手时,手心出汗的人,大多数属神经质类型,这部分人情绪容易激动,内心不易平衡,比较敏感。

    大概没有人愿意去握湿冷的手,因为握这种手会感到很不舒服。手的温度代表一定的心理活动力。在人体内,每当发生恐怖或惊吓的感情变化时,跟自己无关的自律神经意识,会突然活动起来,引起呼吸的紧张,血压与脉搏的变化,或是汗腺兴奋等状况。所以,如果在和对方握手时发现对方的手心有汗,表明对方的情绪高涨,也可以说是内心失去平衡的象征。

    另外,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向警察们建议,采用握手法询问嫌疑犯,也就是说询问嫌疑者的时候,一边握住对方的手,一边提问,如果嫌疑犯的手掌开始很干燥,中途忽然冒出汗来。那么必定心中有鬼,说不定就是犯人。

    西方有位叫彼得·弗克的刑警,这位刑警只要一握犯人的手,犯人立即会陷入一种不利的境地。因为这位刑警的手劲儿很大,目光炯炯直逼犯人,犯人只要一接触他,内心马上就会感到不安。

    握手时,有意和对方保持距离的人,一般善于自我保护,对陌生人保持着一定的警戒心。

    在动物世界里,动物之间的照面无须打招呼,只要对峙瞬间,即可决定彼此的优劣势,占优势的一方,威风凛凛不可侵犯;居劣势的另一方,见势不妙,只有悄悄溜走才为上策。在人类社会里,彼此打招呼是不可避免的礼节,所以,打招呼虽然是司空见惯的举动,从中却能显露出多种意思来。

    如果和对方握手时,很注意同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举动含有警戒、谦逊和客气等意思。因为彼此之间的距离,乃是心理距离的数值。距离越远,心理上的警戒越强。反之,如果一边握手,一边主动挨近对方,甚至拍拍对方的肩膀,这无疑中增添了亲切的气氛,使当时的气氛倒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这样,对方会不知不觉地摆脱疑虑不安的情绪,只要没有顾虑或畏怯,就大大地缩短了彼此的“心理距离”,而主动的一方,显然无形中占了优势。(9)以诚心用人

    通往人心的路,是世界上最难走的路,真可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许多人暗自的叹息。

    于是,人们发出了深沉的疑问:茫茫人海,哪儿是抵达心灵的舟棹?幽闭心灵,哪儿是开启封闭的钥匙?

    人的心灵之门紧闭,是因为人际关系的复杂所致。复杂的心理活动,复杂的生活阅历,复杂的个性修养,使得人与人之间很难倾心相待。

    心灵之门的开启,需要捧出友爱的丹心,需要献出心中的真诚。

    因为心诚则灵,心诚则通,真诚是打开心灵之间的钥匙。

    但千万莫把真诚这把钥匙遗忘在家里,须时时刻刻让它伴随在你的身旁。

    人人心里都有秘密,但它们都不会永远埋藏在心里。这些秘密早晚都是要暴露出来的,只是暴露的场合和对象不同而已。

    人们讲心里话,为什么还要分场合和对象呢?这是因为有的场合不需要讲,讲了会生麻烦;有的人不需要知道,知道了会生事端。在该讲的场合,面对该讲的对象,讲多少?怎样讲?语气是轻是重?都应该有个分寸。这也叫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同样是心里话,由于场合和对象的不同而表现出内容和语气的差异性,一些人就会发生疑问:他怎么在甲地和乙地讲的不一样呢?莫非是两面派吗?但经过冷静地分析后,就会觉得这同两面派行为大相径庭,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两面派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他们之所以甲地和乙地说的不一样,一是为自己捞好处,二是离间他人,最终还是为了自己。而前者说话区分场合和对象,则是为了将事情办好,表现出了一个人的良好素质。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和两面派行为,有时搅在一起难于区分。所以,人们相处,尤其是身居领导岗位的人,一定要学会区分二者的本领。掌握了这个本领,特别是当事情涉及本人时,你会有较多的宽容之心,从而也会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不至于盲目地去怨天尤人,例如抱怨“他是怎么搞的?”“这不是拆台是什么?”“没发现他品质这么坏。”“他是袖手旁观,落井下石。”之类的话。否则,自己会盲目生气,一气便急。到达这种地步,不必要的“伤人之语”、“防人之心”就会出现。对方知道此事,必然感到委屈,同样会产生一系列疑问,也会生气,由气到急,甚至“伤人之语”、“戒备之心”亦出。人际关系到此地步,势必不能同舟共济。团体到此地步,涣散必是与日俱增,战斗力也将每况愈下。陷入这种状态的人们,即使不久就会清醒,那个人乃至团体的损失业已经造成,悔之晚矣!

    所以,作为一个团体成员,尤其领导者,一定要学会区分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和两面派行为的本领,以便把担负的事情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