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文学艺术 > 曹雪芹访谈录 > 二、一七某某年的回忆录1(3)

二、一七某某年的回忆录1(3)

,一举成名天下知。”虽然不是状元,但所幸排名并不靠后,好了,以后就算是有贪污的资本了,提前走走王大人的门路,那还是相当有效果的,银子没白花,成本支出后总算是有回报了。

    雪芹落榜了,这也是意料中事。论关系,罪臣之后,不提关系倒好,一提关系谁不得躲着点啊;论财力,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他老兄,口袋里只有一个大洞;论对功名的热衷度,能把他拉来考试,就算是他给我天大的面子了;论考场发挥,儒家经典为本的考试,他老兄竟答的是“茫茫看甚悲愁喜,从前碌碌却何因”,他这是来参禅悟道了;论才华,唉,考场岂是论才华的地方。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曹大公子没有像宝二爷那样——考完试后就直接踪影全无、出家遁世去了,他倒是乖乖地回京西黄叶村,继续写他的书去了。

    虽说中举后“一日看尽长安花”,可这风光不了几日。中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咱的目的是事业、是生计、是饭碗。哈,不光是咱一个啊,广大举子都是这么琢磨、奋斗的,虽说考上了就算成了体制内的干部,做了大清朝的公务员,但体制内也不是处处利润丰厚的,公务员那也分肥缺、苦差的,门外是看什么都眼热,进了门里,那就得赶快动手抢高枝了。为了图个好差事,拜老师,托门子,走路子,扒关系,可让我折腾了好几个月。

    难得一日闲暇,本想去八大胡同找如花姑娘寻点乐子,正好雪芹来访。

    “老兄,你看,我写了十几回了,你先来看看,感觉一下怎么样?觉得这个笔法、这个基调怎么样?我还从没有拿出给别人看过呢,你是第一位读者。”

    “哈,写得挺快的啊,那我很荣幸,为什么让我第一个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