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文学艺术 > 徐霞客游记 > 游太华山记

游太华山记

    【原文】

    出省城①,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苇②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草间舟道甚狭,遥望西山绕臂东出,削崖排空,则罗汉寺也。又西十五里抵高峣③,乃舍舟登陆。高峣者,西山中逊处也。南北山皆环而东出,中独西逊,水亦西逼之,有数百家倚山临水,为迤西④大道。北上有傅园;园西上五里,为碧鸡关,即大道达安宁州者。由高峣南上,为杨太史⑤祠,祠南至华亭、太华,尽于罗汉,即碧鸡山南突为重崖者。盖碧鸡山自西北亘东南,进耳诸峰由西南亘东北,两山相接,即西山中逊处,故大道从之,上置关,高峣实当水埠焉。【注释】

    ①省城:指明代云南布政司治所云南府城,附郭县昆明,即今昆明市区。

    ②萑(huán)苇(wěi):长成后的芦苇。

    ③高峣:旧称高蛲渡。今名同,在滇池西岸西山脚下,但已失去水陆交通码头的作用。从昆明到滇西的公路从旁边经过。

    ④迤(yǐ)西:明时云南有迤东和迤西之分,为地区名。

    ⑤杨太史:即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译文】

    从省城昆明出发,往西南走二里后上船。两岸耕地平整,夹水延伸。船行十里就看不到农田。水中长满芦苇,船航行在芦苇丛中,还感觉不到滇池这个大湖,这就是草海。芦苇之间的航道十分狭窄,遥望西山,像张开的手臂绕向东边伸出去,陡峭的崖壁排空耸立,那是罗汉寺。又往西航行十五里抵达高峣,于是离开船上岸。高峣是西山中部的低凹处。南部、北部的山都绕向东边伸出去,只有中部往西收缩,水也向西紧逼,有数百家人靠山临水而居,是去滇西大路的必经之地。从高峣往北上为傅园,从傅园往西上五里,为碧鸡关,是通到安宁州的大路。从高峣往南上,有杨太史祠,从杨太史祠往南到华亭寺、太华寺,最后到罗汉寺,就是碧鸡山向南突出、山崖重叠的地方。大致碧鸡山从西北横贯东南,进耳等山峰从西南横贯东北,两道山交接的地方,就是西山中部低凹处,所以大路从这里经过,在上面设置关卡,高峣实际上是水陆码头。【原文】

    余南一里,饭太史祠。又南过一村,乃西南上山,共三里,山半得华亭寺①。寺东向,后倚危峰,草海临其前。由寺南侧门出,循寺南西上,南逾支陇入腋,共二里,东南升岭,岭界华亭、太华两寺中而东突者。南逾岭,西折入腋凑间,上为危峰,下盘深谷,太华则高峙谷东,与行处平对。然路必穷极西腋,后乃东转出。腋中悬流两派坠石窟,幽峭险仄,不行此径不见也。转峡,又东盘山嘴,共一里,俯瞰一寺在下壑,乃太平寺也。又南一里,抵太华寺②。寺亦东向,殿前夹墀③皆山茶,南一株尤巨异。前廊南穿庑入阁,东向瞰海。然此处所望犹止及草海,若潆潆浩荡观,当更在罗汉寺南也。【注释】

    ①华亭寺:相传大理时善阐侯高家曾在华亭寺原址修建别墅,高家的后人给此山取名华亭山,名称沿用到现在。元代修建了圆觉寺,明代即称华亭寺。

    ②太华寺:《大明一统志》云南府寺观:“太华寺,在太华山顶,元赛典赤建,俯瞰滇池。僧佛财于寺中建为高阁,本朝都督沐昂为匾曰‘一碧万顷’。”太华寺在明代为西山最大的寺院,此阁即指一碧万顷阁。该寺环境清幽,至今仍以茶花、玉兰、桂花等名花取胜。

    ③墀(chí):台阶。【译文】

    我往南上一里,在杨太史祠吃饭。又往南走过一个村庄,就往西南上山,一共走了三里,来到山腰的华亭寺。华亭寺正面朝东,背靠陡峰,前方对着草海。从寺南边的侧门出去,沿着寺南往西上,往南越过分支陇冈进入山谷,一共二里,往东南登岭,这就是在华亭寺、太华寺之间而向东突出的山岭。往南越过岭,转西进入山腋会聚处,路上面是陡峰,路下面盘绕深谷,太华寺高高峙立在山谷东边,和路平行相对。然而必须走完山谷西侧,然后才往东转出山谷。山谷中悬挂着两股飞流,坠入石窟,幽深、峻峭、惊险、狭窄,不走此路是见不到的啊。转出峡谷,又往东绕过山口,一共走了一里,往下看到一座寺庙在下面的壑谷中,是太平寺。又往南走一里,到太华寺。太华寺也是正面朝东,殿前的石阶两旁都是山茶花树,靠南的一棵特别大得出奇。从前廊往南穿过厢房进入一碧万顷阁,阁向东俯瞰滇池;但这里还只能看到草海,如果要领略浩浩荡荡的滇池大观,应当还要去到罗汉寺南面。【原文】

    遂出南侧门,稍南下,循坞西入。又东转一里半,南逾岭。岭自西峰最高处东垂下,有大道直上,为登顶道。截之东南下,复南转,遇石峰嶙峋南拥。辄从其北,东向坠土坑下,共一里,又西行石丛中。一里,复上蹑崖端,盘崖而南,见南崖上下,如蜂房燕窝,累累欲堕者,皆罗汉寺①南北庵也。披石隙稍下,一里,抵北庵,已出文殊岩上,始得正道。由此南下,为罗汉寺正殿;由此南上,为朝天桥。桥架断崖间,上下皆嵌崖,此复崭崖中坠。桥度而南,即为灵宫殿,殿门北向临桥。由殿东侧门下,攀崖蹑峻,愈上愈奇,而楼、供纯阳。而殿、供元帝。而阁、供玉皇。而宫,名抱一。皆东向临海,嵌悬崖间。每上数十丈,得斗大平崖,辄代空架隙成之。故诸殿俱不巨,而点云缀石,互为披映,至此始扩然全收水海②之胜。南崖有亭前突,北崖横倚楼,楼前高柏一株,浮空漾翠。并楼而坐,如倚危樯上,不复知有崖石下藉也。抱一宫南削崖上,代木栈,穿石穴,栈悬崖树,穴透崖隙,皆极险峭。度隙,有小楼粘石端,寝龛炊灶皆具。北庵景至此而极。返下朝天桥,谒罗汉正殿。殿后崖高百仞③。崖南转折间,泉一方淳崖麓,乃朝天桥进缝而下者,曰勺冷泉。南逾泉,即东南折,其上崖更崇列,中止潆坪一缕若腰带,下悉陨阪崩崖,直插海底,坪间梵宇仙宫,雷神庙、三佛殿、寿佛殿、关帝殿、张仙祠、真武宫。次第连缀。真武宫之上,崖愈杰竦,昔梁王④避暑于此,又名避暑台,为南庵尽处,上即穴石小楼也。更南,则庵尽而崖不尽,穹壁覆云,重崖拓而更合。南绝壁下,有猗兰阁址。【注释】

    ①罗汉寺:即今三清阁建筑群。

    ②水海:滇池被海埂分为两部分。北部即草海,明时又称西湖,湖水较浅,湖面较小。南部即水海,又称外海或昆阳海,湖水较深,湖面宽广。

    ③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各时期标准有变化,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东汉末则为五尺六寸。

    ④梁王:元代封在云南地区的皇族,他们经常以皇帝的代理人身份在云南进行统治,甚至干预和监督行省的一切事务,在王府管辖范围内享有绝对权力。【译文】

    于是从南边的侧门出寺,稍稍往南下,顺着山坞往西进去。又转东走一里半,往南越岭。岭从西部山峰最高处向东垂下来,有大路一直上去,是登上峰顶的路。横穿大路往东南下,再转南,遇见石峰嶙峋、往南簇拥。于是从石峰北面,向东坠下土坑,一共走了一里,又往西走进石头丛中。一里,又往上从崖边攀登,盘绕着崖往南走。看见南边的崖上崖下,蜂房燕窝般的建筑,层层叠叠,像要坠落,那都是罗汉寺的南庵和北庵。穿过石缝逐渐下,一里,到北庵,不久出到文殊岩上,才走上正路。从这里往南下去,是罗汉寺正殿;从这里往南上,是朝天桥。桥架在断崖之间,上下都是险崖,这里又山崖断开、中部下坠。过桥往南走,就到灵官殿,殿门朝北对着桥。从殿东的侧门下去,攀崖壁登峻道,越往上越奇妙,又有楼供奉纯阳祖师,又有殿供奉元始天尊,又有阁供奉玉皇大帝,又有宫名抱一宫,都朝东正对滇池,镶嵌在悬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