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家庭生活 > 上海经典景观导游 > 上海经典景观导游 第二章(8)

上海经典景观导游 第二章(8)

相互辉映,形成了在客观上尖锐对立而又在主观上高度和谐的现代大都市绿化文化特色。

    福州路文化街

    福州路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迄西藏中路,长1453米,是上海开埠通向黄浦江的四条土路之一,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四马路”。 1846年,一批由国人创办或从境外流入的书店相继开业,福州路成为上海区域文化的源头,也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1897年,商务印书馆的开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崛起。不久,随着专门介绍西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书店的大量涌现,福州路文化街初具规模,被誉为“中华文化第一街”。现主要有上海书城、古籍书店、外文书店、中国科技图书公司、上海文化商厦等;经营办公用品的商店有汇丰纸行、长征测绘仪器商店、上海纸品商店等;经营文化用品的有杨振华笔庄、美丽华文具公司、上海美术用品商店等。

    天蟾逸夫舞台

    位于福州路701号,天蟾逸夫舞台位于上海市福州路701号,隶属于上海京剧院,是上海唯一一家戏曲专用演出剧场。逸夫舞台是上海历时最为长久、最具规模的京剧演出场所它,的前身名为天蟾舞台,曾有“远东第一大剧场”之誉。天蟾舞台最早位于今九江路湖北路口(即华侨商店旧址),得名于1916年。“天蟾”取神话月精蟾蜍折食月中桂枝的典故,蕴含有压倒丹桂第一台的意思。1930年,“天蟾”之名号移至地处今福州路云南路的大新舞台,当时人称以前在九江路的为“老天蟾”,后来在福州路的为“新天蟾”。大新舞台创建于1925年,为上海剧场之最。易名“天蟾”后,其演出之兴旺,很难找到匹敌者。在皮黄鼎盛的年代,梨园界曾有“京角儿不进天蟾不成名”的美谈。1989年,天蟾舞台归属上海京剧院,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投资,香港邵逸夫爵士等热心京剧艺术的人士捐助进行改建,并命名为逸夫舞台,属于同时成立的“天蟾京剧中心”下的一个单位。该剧院以京剧演出为主,其他戏曲剧种演出为辅,年均演出场次三百余场,连续十年在上海同类剧场中行业名列前茅,打造了中国戏曲专用演出剧场和京剧大码头的特色品牌。 “天蟾”以崭新的面貌继续成为京剧在上海生存、发展的坚实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