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家庭生活 > 父母巧转变,孩子更优秀 > 物质奖励不如精神嘉奖

物质奖励不如精神嘉奖

,妈妈给子阳的惊喜总是不一样:有时会让他多玩一会儿电脑游戏,有时让他看一部迪斯尼电影,有时让他找小朋友去玩……在妈妈不断的惊喜中,子阳对英语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给孩子精神嘉奖,家长不妨像子阳的妈妈那样,多给孩子一些意外的惊喜,鼓励孩子努力学习。从例子中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可以对孩子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促进孩子的学习。

    2.用多种方式给孩子精神奖励

    除了物质需求外,孩子还有很多如爱、尊重、认可等精神上的需求,这对孩子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家长不妨用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夸奖的话、一个温暖的拥抱等方式来激励孩子,这是给孩子的最好奖励,也是孩子最需要的奖励。

    小璇12岁了,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她是一个学习非常积极的小女孩。

    妈妈知道,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不时地奖励孩子。但是妈妈知道,如果家长总是用物质奖励孩子,时间长了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意识,以为学习是为了家长而学的,误导孩子树立错误的学习目标。因此,妈妈采取的是精神奖励法。

    从小,妈妈就有意识地用精神奖励法教育小璇了,妈妈发现这个方法屡试不爽。小时候,妈妈下班回家后,懂事的小璇便给妈妈拿拖鞋。妈妈非常高兴,因此抱起小璇,亲她一下,并真诚地对她说:“宝贝,谢谢你。”这让小璇高兴了很长时间。

    随着小璇逐渐长大,妈妈给她的精神鼓励也有了变化。如,小璇早上醒来后,妈妈有时会给小璇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对她说:“丫头,今天是非常好的一天,你可要好好表现呀!”这让感情比较细腻的小璇感受到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给了她学习的动力。

    妈妈注重用拥抱、鼓励的话等方式鼓励小璇,对小璇的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所以,家长不妨像小璇的妈妈那样,用亲吻、拥抱等方式给孩子精神奖励,促进孩子快乐成长。

    3.学会用心去激励孩子

    孩子是非常渴望得到家长的奖励的,尤其是精神上的奖励。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总是用“做得很好,继续努力”、“你真棒”等这样空洞的语言来激励孩子,反反复复,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教育作用。

    过春节的时候,紫牧家里来了很多亲戚。当得知紫牧在四年级上学期的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时,姑姑便拿出100元钱对她说:“丫头,这是姑姑给你的奖励,你自己随便支配吧。”

    紫牧却说:“谢谢姑姑。但是这钱我不能要,妈妈对我说过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努力学习考个好成绩是我应该做的。”听到她小大人似的话,满屋子的人都笑了。姑姑更是发自内心地说:“这小丫头,真是越来越懂事了。”其他人也都由衷地夸奖紫牧。

    听到大家的表扬,紫牧非常高兴,内心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她决心要继续努力,不能辜负大家对她的期望。

    由此可见,家长发自内心的鼓励,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到身心愉悦,而且还能让孩子备受鼓舞,激励孩子不断进取,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