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其他书籍 > 高调处世 低调做人 > 第十一章 韬光养晦 难得糊涂(1)

第十一章 韬光养晦 难得糊涂(1)

    第十一章 韬光养晦  难得糊涂(1)

    聪明易被聪明误,人生最精是糊涂

    聪明是一把刀

    世上有些人看起来很聪明,但是他们看不到或不明白人的“知”与“不知”的相对性,有一点聪明,有一点成就就趾高气扬,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其实,世界之大,天外有天,你又怎能穷尽呢?过于卖弄聪明,锋芒毕露,觉得自己全知全能,肯定要碰钉子。

    魏王的异母兄弟信陵君,在当时名列“四公子”之一,知名度极高,因仰慕信陵君之名而前往的门客,达3000人之多。

    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在宫中下棋消遣,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北方国境升起了狼烟,可能是敌人来袭的信号。魏王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放下棋子,打算召集群臣共商应敌事宜。坐在一旁的信陵君,不慌不忙地阻止魏王,说道:“先别着急,或许是邻国君主围猎,我们的边境哨兵一时看错,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烟火,以示警戒。”

    过了一会儿,又有报告说,刚才升起狼烟报告敌人来袭,是错误的,事实上是邻国君主在打猎。

    于是魏王很惊讶地问信陵君:“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信陵君很得意地回答:“我在邻国布有眼线,所以早就知道邻国君王今天会去打猎。”

    从此,魏王对信陵君逐渐地疏远了。后来,信陵君受到别人的诬陷,失去了魏王的信赖,晚年沉溺于酒色,终致病死。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上,有一分才华做一级官。下级的才华超过了上级,尽管还没有威震其主,也足以让上司心惊胆战、有危机感了。这种震主现象为官场一大忌。虽说有些当权者也很喜爱有才之士,可是一发现其才惊人,远远超过了自己,就宁可用奴才,也不用人才了。信陵君和杨修正是犯了这一大忌。

    在三国时代,就有个自以为聪明的人,他叫杨修,字德祖,在曹操手下为官。起初曹操很重用他,杨修却不安分起来,起先还是耍耍小聪明,如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酪,曹操吃了一些,就又盖好,并在盖上写了一个“合”字。大家都弄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杨修见了,就拿起匙子和大家分吃,并说:“这‘合’字是叫人各吃一口啊,有什么可怀疑的!”曹操问其故,杨修曰:“盒上明写‘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脸上虽嬉笑,心里嫉恨之。

    平时曹操担心被人暗害,便对左右的人说:“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靠近。”一日,他午睡时被子落在地下,一近侍给他拾起复盖在身。曹操拔剑杀之,然后又倒头入睡。起床后,假意问道:“是谁杀了我的近侍?”众人以实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