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家庭生活 > 中国商道 > 第六章 沪商商道:精明是最大的优势(3)

第六章 沪商商道:精明是最大的优势(3)

上海商人形成了以个人本位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讲求实惠,不关心政治,关心个人和家庭生活;在生意场上则体现为只讲经济利益、重利润的商人风格。

    上海人紧盯利益的眼光颇像金融巨头摩根。金融家摩根平时总是琢磨赚钱的方法,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有一个习惯,每当黄昏的时候,就到小报摊上买一份载有股市收盘信息的当地晚报回家阅读。当他的朋友都在忙着娱乐的时候,他则说:“在有些人热衷于研究棒球或者足球的时候,我却喜欢研究怎么赚钱。”当然,摩根并不是一个为金钱而生活的人,摩根说:“金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而赚钱的过程,即不断地接受挑战才是乐趣,不是要钱,而是赚钱,看着钱滚钱才是有意义的。”

    追求实惠的上海人也总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之中,迅速找到自己的最大利益所在。如在商业活动中,上海人与北方人比较,他们很少考虑面子、名声等非经济因素,而是明确地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上海人每年出国人数之多位居全国之首,而上海人出国的最主要目的是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

    上海商人只追求利益的观念反映在生意场上的买卖关系中,表现为买卖双方都把对方看作实现自我目的的手段,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演绎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得失的计算先于一切。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投入多少与实际获利的比较,评判自己行为的效果。

    北方人做生意可能会考虑到人情关系、地位差别等各种因素,而在上海,商人们却很少考虑这些。只要能赚钱,几个互不相识的人可以迅速组成一伙,如果生意做成了,或者看起来有可能再次合作做生意,那么双方也许会继续交往下去,而一旦经济利益的目的达到了或这个团体达不到经济目的,这些人就迅速解体。

    由此可见,没有利益的事,上海人是不会干的。上海人做生意的目的就是获取经济利益。

    实在经商,踏实赚钱

    “大道至简,大智若愚。”真正的商人在经商的时候,经营手法通常很平实,注重实际的效果。他们不空谈,不幻想,也不怨天尤人,遵循着“讷于言、敏于事、慎于行”的为人处世标准。

    上海商人便有这样的特点。有一个上海小伙子叫柳志杰,在深圳这个藏龙卧虎之地,只是靠扫地就扫出了上千万的家当。而他最大的优势仅仅是:一双勤劳的手和一颗踏实做人的心。

    刚来到深圳的时候,柳志杰到沙头汽车站做了一名清洁工,月薪只有600元。但是对于他来说,这已经相当于他家一年到头养的两头大肥猪卖的钱了。因此,他十分知足,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扫地上。那个时候,其他同事每天一下班就走了,可他没什么地方可去,就主动留下来,帮那些回来晚的司机洗车和清理车里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