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家庭生活 > 都市女巫 > 89.记忆和失忆之间——一个人遗落在上海的某些梦境(1)

89.记忆和失忆之间——一个人遗落在上海的某些梦境(1)

白马也无法将时光追。

    于是,她遥想记忆中的上海慢慢失去了感觉失去了温度。

    (3)

    她有一个朋友,曾经生活在上海。后来他躲到美国的乡下,真的是乡下,开车几公里都看不见人,整片整片的玉米地。他说他所有的快乐就是星期六的下午等待那个也是学生开的小杂货店从城里拉货回来。等着那鲜活的蓝蟹爬呀爬爬到他的餐桌上。开电视看香港人无聊的搞笑或者武打,然后把螃蟹消灭得一干二净。

    在那样的生活里,他开始想念上海。和她在北京想念上海一样。

    上海的生活,那是一种很懂得珍惜的生活。

    上海令人奢侈。

    (4)

    上海人的悠闲会让人妒忌得发疯:他们会把市里好地段的房子出租,退休下来的两口子拿着大笔闲钱在江浙那边的风景区租个农家乐的院子常年居住着,其乐融融,每天下棋打牌唱戏,花很少的钱就过神仙日子,不用管柴米油盐一日三餐。

    她对她的朋友说,我喜欢旧金山,以后会去旧金山养老。

    她的朋友说旧金山和上海有太多相像。有一次他和一个朋友从酒吧里疯了半天出来,对着街上的景致,那雾茫茫的感觉,潮湿的空气,还有远处漂来的渔人码头没有散尽的螃蟹味,还有半空中的电线。让他想起金陵路。不过旧金山至今还保留着有轨电车,好像张爱玲小说里的“封锁”,叮铃叮铃一路响来。不同的是,那车外面都拉着人,从马路中间浩浩荡荡地朝人群冲过来。观光的气氛把谋生的忙碌给冲淡了。旧金山还有些像大连,坡连着坡的,如果要开车还真得好好练习平行泊车。

    上海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上海是贴着人心的,想起它来总是简单的温暖的。

    在外面想起上海,它其实就是一个家的感觉,尽管可能家里已经没有你的亲人,家却一直还在。“家”的感觉其实很微妙,有时候是物理上的处所,有时候是心理上的依托。

    她在上海住了近10年,希望以后还能再住。如果剩下的生命任她自由支配,除了北京,大理,杭州和成都,她愿意在西雅图住一年,在康桥/伦敦住一年,巴黎四周的小村住一年,斯德哥尔摩住一年,南非的海边住一年,在任何有山有水的地方住一年,如果可以活着回来就去欧洲四处游荡尤其是威尼斯一年,然后说不定可以在缅甸金三角那边待些时日。去新加坡或者香港一年,在亚洲随便逛一年,然后去西藏青海——如果身体还允许的话。再去新疆,云南,戈壁,这样恐怕又是一年。然后再回到她的家乡,江南。那些太湖旁边的小镇,朱家角,普陀山,三山岛。在外面一年又一年,折腾累了就回上海,可以每天早晨喝咸豆浆,吃小馄饨。在家的门口有自由市场的,那里会有个长麻子的男人卖豆腐,她可以亲热地叫他“麻皮豆腐”,还有“麻皮馄饨”,吃着豆浆,她可以配油条,或者葱花油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