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其他书籍 > 驼峰航线 > 驼峰航线上的飞机场

驼峰航线上的飞机场

劳碌的民工,很多来不及解开搭在身上的粗大麻绳就永远倒下了,死亡人数达3000人以上。这些民工大多数来自较远的巍山、大姚、姚安等地,人们不知死者的名字,无法找到死者的家属,只能就地把尸体掩埋。云南驿附近蚂蝗箐的“万人坑”,就是当时修飞机场被炸死的民工的坟冢。

    1944年,远征军在滇西与日军激战,云南驿机场作为“驼峰航线”的中转站,每天都有数十架飞机起降,机种有战斗机、运输机、教练机。战斗机多为歼击机,主要任务是配合中国远征军对保山、龙陵、芒市等地实施攻击和保护云南驿机场,运输机多为货机,其任务是运输美军全部军需及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的武器、弹药、粮食、被服等物资,空投完物品即返回云南驿。

    云南驿驻扎着美国空军陈纳德“飞虎队”第14航空队的第15战斗机队,以及在“驼峰航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第13运输机队。同时,国民党军队第38站航空学校、汽车运输5队等也在此驻扎。

    云南驿机场用来隐藏飞机的“机窝”,是用土垒成的马蹄形状的土堆,高约七八米,围起的面积约200至300平方米。当年美军飞机就藏在这些土堆中,上面覆盖着伪装网,从空中往下看会误认为是山包。飞机起飞时从土堆中滑出,驶上跑道即可起飞。1949年,随着国民党航空38站最后撤离,云南驿机场最后废弃,逐渐由旧站、水口、龙洞和云南驿的村民垦殖,如今种上了庄稼,但隐藏飞机的机窝还清晰可见。

    白屯机场位于刘厂镇松梅村与云南驿镇旧站村之间,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云南驿机场的辅助机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机场于1939年1月投建,秋季完成主跑道、停机坪建设,并于1943年、1944年两次扩修,均由当时的文源乡(今刘厂镇)出民工。与云南驿机场相同,这些民工都是自发来的。

    白屯飞机场在二战结束,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闲置。直至1961年根据中央指示,云南组建了白屯机场修建委员会,在旧厂址上重建。经过3年会战,新机场建成,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航空部队进驻,承担着空军驾驶员培训任务。

    自1961年机场建立以来,白屯机场曾多次接待党和国家的领导人:1984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乘专机到祥云机场下机;1985年2月14日,**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省委领导安平生、普朝柱陪同下,到大理视察;1991年1月23日,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乘专机到祥云机场下机;1999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乘专机在祥云机场下机;1994年11月,4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的使节代表在祥云机场下机到大理参观访问。

    昆明巫家坝机场,被当地人称为世界上距离城市最近的机场,目前已经与城市连成一片。

    这里本是一片荒原,千百年来这个杂草丛生的坝子甚至没有一个地名。

    1922年,云南督军唐继尧着手筹办云南的航空业,地点就选在巫家坝。1928年,云南省主席龙云提出以巫家坝为中心建立省内航空网的主张后,全省很快建成了22个机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出海通道被日军封锁,滇缅公路成了当时国内仅存的一条通道,昆明也成为滇缅公路的终点站、中转站。

    由于大量的军需物资需要从昆明转运到其他中国战场,昆明成为日军轰炸的主要目标,巫家坝机场作为全国民航和军用航空枢纽,更是日机轰炸的重中之重。

    为保护滇缅公路和作为抗日后方的重要城市昆明,由美国退役空军上尉陈纳德等200多名退役军人组成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于1941年7月进驻巫家坝机场。

    从1942年“驼峰航线”开启以来,巫家坝机场号称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共起降飞机7.8万多次,运送旅客3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