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小说 > 其他书籍 > 驼峰航线 > 反攻缅甸的好戏 ——“人猿泰山”(1)

反攻缅甸的好戏 ——“人猿泰山”(1)

召开。会上美、英应斯大林的坚决要求承诺于1944年5月发动横渡英吉利海峡、解放法国的战役。斯大林还亲口保证,一旦打败德国他就准备把西伯利亚的苏军兵力增加两倍,并在最后打败日本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会后,美、英首脑和参谋长们回到开罗。丘吉尔提出,孟加拉湾的两栖作战应推迟到1944年秋季进行,理由是:一、为了进行横渡海峡作战,英国不能调集足够的登陆艇和海军力量进行孟加拉湾两栖作战;二、由于前苏联答应参加对日作战,盟国将在西伯利亚得到比在中国更好的基地,东南亚的军事行动便失去了部分价值。这让罗斯福感到为难:刚刚答应了蒋介石的事怎能这么快就反悔。罗斯福踌躇犹豫了4天,最后终于还是向丘吉尔作了让步。12月5日,他致电蒋介石建议,或者在没有大规模两栖作战配合的情况下照原计划进行缅北作战,或者把缅北作战推迟到1944年11月与孟加拉湾的两栖作战同时进行。蒋介石是决不愿意在没有英国海军配合的情况下到缅北去冒第二次险的。他于17日回电表示宁愿推迟缅甸战役。

    但是缅北反攻战实际已于10月下旬开始,中国驻印军在胡康河谷的反攻旗开得胜。且蒋介石已于12月18日任命史迪威为驻印军总司令。史迪威深知,没有委员长的认可,中国将领们是不会积极作战的;而没有远征军渡过怒江入缅参战,缅北反攻战的胜利也难以想象。于是,12月19日,史迪威致函马歇尔,希望总统告诫蒋介石派兵渡过怒江。罗斯福放弃了他12月5日电报中的第二种选择,于12月20、29、1944年1月14日连发三电进行催促,甚至警告说,若不遵从,美国就要削减对华租借援助。蒋介石却咬住那第二种选择不放,一再声称,只要有大规模的两栖作战配合,驻滇部队随时可以入缅作战。

    战前修路的任务交给了来自美国本土的5个机械化工兵团、1个黑人工兵营以及2个中国工兵团,英国当局也提供了大约3万印度民工参加施工。1943年雨季到来,暴雨和洪水冲毁道路房屋,冲走施工材料和机械。各种热带蚊虫、蚂蟥及丛林疾病也乘隙而入。从列多进入缅甸,担任掩护的前哨部队几乎每天都与日军发生战斗,敌人还时常派出敢死队穿过原始丛林,袭击没有武装的施工队伍,致使施工人员整天提心吊胆,民工大量开小差,生病和装病的士兵迅速增多,工程近乎陷于停顿。

    打仗和筑路都是艰苦的事业,而将打仗和筑路同时进行更艰难,它极大地考验着人们的意志、信念和献身精神。作为这场战争的总指挥官史迪威决心不屈不挠地把这项工程进行下去。孙立人中将的新38师奉命为筑路大军从日军的重重封锁中打开一条通道。